东亚家犬基因研究揭示的古代人群的移动

版主: 牛大春牛河梁

内容
作者
Lilyamao
精英
帖子: 8970
注册时间: 2023-12-24
Has thanked: 103 time
Been thanked: 489 time

Re: 东亚家犬基因研究揭示的古代人群的移动

#21

#21 帖子 Lilyamao »

shanghaibaba 写了: 22 4月 2024, 23:12

我感觉,狗都是北方来的吧?
我从没有见过一个狗不怕热。气温一上30度,狗就跟要死了似的,出去跑圈根本跑不过人。这种体质,如果不是生存在苦寒地带,夏天会饿死的。

哈哈哈, 角度独特

Lilyamao
精英
帖子: 8970
注册时间: 2023-12-24
Has thanked: 103 time
Been thanked: 489 time

Re: 东亚家犬基因研究揭示的古代人群的移动

#22

#22 帖子 Lilyamao »

有意思,我还以为西伯利亚就是苦寒之地

cozofxx 写了: 24 4月 2024, 05:24

狩猎采集者本来就是到处乱跑的,他们的移动速度非常快,一百年时间,轻松跑几万公里。。。
西伯利亚的好处是大动物多,鱼多。所以只要解决了御寒问题,这里就是古人类的乐土。
相对容易获得食物也导致他们有闲暇搞宗教,天文学,和艺术。米努辛斯盆地的居民被一些苏联考古学家认为创造了石器时代最灿烂的艺术。

shanghaibaba 写了: 23 4月 2024, 21:48

人类从非洲出来,为什么非要先跑到北极,然后再回跑到中国?

头像
牛河梁
中坚
帖子: 1971
注册时间: 2024-01-08
Has thanked: 110 time
Been thanked: 234 time

Re: 东亚家犬基因研究揭示的古代人群的移动

#23

#23 帖子 牛河梁 »

Lilyamao 写了: 25 4月 2024, 22:36

有意思,我还以为西伯利亚就是苦寒之地

cozofxx 写了: 24 4月 2024, 05:24

狩猎采集者本来就是到处乱跑的,他们的移动速度非常快,一百年时间,轻松跑几万公里。。。
西伯利亚的好处是大动物多,鱼多。所以只要解决了御寒问题,这里就是古人类的乐土。
相对容易获得食物也导致他们有闲暇搞宗教,天文学,和艺术。米努辛斯盆地的居民被一些苏联考古学家认为创造了石器时代最灿烂的艺术。

西伯利亚夏天并不苦寒。哪怕北极圈里,夏天到30摄氏度都不是罕见。比旧金山热多了。

冬天躲在房子里烤火,也比长江以南滋润得多。

cozofxx
常客
帖子: 217
注册时间: 2024-02-15
Has thanked: 3 time
Been thanked: 76 time

Re: 东亚家犬基因研究揭示的古代人群的移动

#24

#24 帖子 cozofxx »

关键就是要做个比较稳妥的地下庇护所来避寒,也就是所谓半地穴建筑。
有些民族冬夏的居住方式还有区别。夏季是干栏式建筑,冬季才住半地穴。
所以干栏式和半地穴,有可能都是这些北方古人的传统。

干栏式建筑对于防御夏季的一些猛兽的袭击是有不少优势的。主要劣势就是散热,不利过冬。
大致所谓有巢氏就是搞这个干栏建筑的人。

牛河梁 写了: 26 4月 2024, 00:16
Lilyamao 写了: 25 4月 2024, 22:36

有意思,我还以为西伯利亚就是苦寒之地

西伯利亚夏天并不苦寒。哪怕北极圈里,夏天到30摄氏度都不是罕见。比旧金山热多了。

冬天躲在房子里烤火,也比长江以南滋润得多。

cozofxx
常客
帖子: 217
注册时间: 2024-02-15
Has thanked: 3 time
Been thanked: 76 time

Re: 东亚家犬基因研究揭示的古代人群的移动

#25

#25 帖子 cozofxx »

另外就是这种干栏式建筑,由于可以防备大型野兽的偷袭和骚扰,在冬季也可以作为储物间,储存一些过冬和开春需要的重要食物和工具。这些食物是不宜储存在半地穴内部的,因为这有可能会引来黑熊之类猛兽对半地穴建筑的攻击。所以这就是仓的最早样子。
古人,仓,商两字音近。仓庚,就是商庚,也就是黄鹂鸟。
商字本身也是对这种干栏式建筑的一种象形和模仿。
这个构型,又演化出了苍龙崇拜。苍龙,就是仓龙。也就是天上的苍龙星座群。所以这些玩意儿,大致都是这些北方古人的传统和熟悉事物。

五祀里面的启神和闭神,指的就是开仓和关仓。开仓,对应的节气就是启蛰。也就是龙抬头之后,天上的苍龙的角宿可以看到了,对应人间就是要开仓,开春了。春字,和屯字有关,本质也是指向开仓这个重要概念。

对这种漫长冬季的物资储备和重视,一方面也是华夏先民在极北地区养成的古老习惯。这种习惯在热带或者亚热带,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苍龙崇拜和伏羲女娲崇拜,本质也是一回事。

最后,仓,商,厢,也都是音近的衍生字。所以四合院式的建筑,厢房,其本意,大致就是指向这些仓。只是后来阔了,又专门建造了仓房,而把厢房用来住人了。

cozofxx 写了: 26 4月 2024, 02:05

关键就是要做个比较稳妥的地下庇护所来避寒,也就是所谓半地穴建筑。
有些民族冬夏的居住方式还有区别。夏季是干栏式建筑,冬季才住半地穴。
所以干栏式和半地穴,有可能都是这些北方古人的传统。

干栏式建筑对于防御夏季的一些猛兽的袭击是有不少优势的。主要劣势就是散热,不利过冬。
大致所谓有巢氏就是搞这个干栏建筑的人。

牛河梁 写了: 26 4月 2024, 00:16

西伯利亚夏天并不苦寒。哪怕北极圈里,夏天到30摄氏度都不是罕见。比旧金山热多了。

冬天躲在房子里烤火,也比长江以南滋润得多。

kc130
精英
帖子: 2281
注册时间: 2023-12-27
Has thanked: 99 time
Been thanked: 222 time

Re: 东亚家犬基因研究揭示的古代人群的移动

#26

#26 帖子 kc130 »

牛河梁 写了: 24 4月 2024, 12:16
kc130 写了: 24 4月 2024, 02:50

Minusinsk的37 38 39 40 号IUP遗迹跟后来EBA,IBA,LBA这些文化有直接联系吗

没有肯定或者否定的证据。但老牛持怀疑态度。

首先,年代相差得太远。别说几万年,就是几千年,人群可能都完全不一样。

其次,IUP的主人是谁还没有证据。只是猜想是现代人的祖先智人。这些遗迹没有发现人类化石,唯一有的孤证在中国也“丢失”了。因此无从说起青铜时代人群是不是他们的后代。

再次,IUP同时期其它地方发现的人类化石检测出DNA的,大多数没有现代后代。唯一的例外是田园洞人。东/北亚是宝地,现代美亚欧诸民族的祖先,这一点基因上看有很大的可能性。

我也怀疑,地方是一个地方,时间差太远。米努辛斯克盆地山川形盛,风水好,应该去了不少波人。

教科书讲北京人山顶洞人与中国的关系就显得搞笑。

头像
牛河梁
中坚
帖子: 1971
注册时间: 2024-01-08
Has thanked: 110 time
Been thanked: 234 time

Re: 东亚家犬基因研究揭示的古代人群的移动

#27

#27 帖子 牛河梁 »

kc130 写了: 26 4月 2024, 06:21
牛河梁 写了: 24 4月 2024, 12:16

没有肯定或者否定的证据。但老牛持怀疑态度。

首先,年代相差得太远。别说几万年,就是几千年,人群可能都完全不一样。

其次,IUP的主人是谁还没有证据。只是猜想是现代人的祖先智人。这些遗迹没有发现人类化石,唯一有的孤证在中国也“丢失”了。因此无从说起青铜时代人群是不是他们的后代。

再次,IUP同时期其它地方发现的人类化石检测出DNA的,大多数没有现代后代。唯一的例外是田园洞人。东/北亚是宝地,现代美亚欧诸民族的祖先,这一点基因上看有很大的可能性。

我也怀疑,地方是一个地方,时间差太远。米努辛斯克盆地山川形盛,风水好,应该去了不少波人。

教科书讲北京人山顶洞人与中国的关系就显得搞笑。

还有一个可能是那地方有利于遗址遗骸保护。沿海人口比内陆多得多,文化文明也应该发达得多。但末次冰川极盛以来大多数沿海现在都在海底。

就像41万7千年前西伯利亚就有人类遗址。说明人类殖民美洲的可能时间段大大提前。但这些可能的地区,如洛杉矶对开的群岛,现在都没了。

头像
牛河梁
中坚
帖子: 1971
注册时间: 2024-01-08
Has thanked: 110 time
Been thanked: 234 time

Re: 东亚家犬基因研究揭示的古代人群的移动

#28

#28 帖子 牛河梁 »

cozofxx 写了: 26 4月 2024, 02:05

关键就是要做个比较稳妥的地下庇护所来避寒,也就是所谓半地穴建筑。
有些民族冬夏的居住方式还有区别。夏季是干栏式建筑,冬季才住半地穴。
所以干栏式和半地穴,有可能都是这些北方古人的传统。

干栏式建筑对于防御夏季的一些猛兽的袭击是有不少优势的。主要劣势就是散热,不利过冬。
大致所谓有巢氏就是搞这个干栏建筑的人。

牛河梁 写了: 26 4月 2024, 00:16

西伯利亚夏天并不苦寒。哪怕北极圈里,夏天到30摄氏度都不是罕见。比旧金山热多了。

冬天躲在房子里烤火,也比长江以南滋润得多。

半地穴式建筑夏季也可以避暑。地温比较恒定。是一个制冷源。

干栏式建筑老牛固有印象优点是防潮及防水淹。

头像
牛河梁
中坚
帖子: 1971
注册时间: 2024-01-08
Has thanked: 110 time
Been thanked: 234 time

Re: 东亚家犬基因研究揭示的古代人群的移动

#29

#29 帖子 牛河梁 »

cozofxx 写了: 26 4月 2024, 02:28

另外就是这种干栏式建筑,由于可以防备大型野兽的偷袭和骚扰,在冬季也可以作为储物间,储存一些过冬和开春需要的重要食物和工具。这些食物是不宜储存在半地穴内部的,因为这有可能会引来黑熊之类猛兽对半地穴建筑的攻击。所以这就是仓的最早样子。
古人,仓,商两字音近。仓庚,就是商庚,也就是黄鹂鸟。
商字本身也是对这种干栏式建筑的一种象形和模仿。
这个构型,又演化出了苍龙崇拜。苍龙,就是仓龙。也就是天上的苍龙星座群。所以这些玩意儿,大致都是这些北方古人的传统和熟悉事物。

五祀里面的启神和闭神,指的就是开仓和关仓。开仓,对应的节气就是启蛰。也就是龙抬头之后,天上的苍龙的角宿可以看到了,对应人间就是要开仓,开春了。春字,和屯字有关,本质也是指向开仓这个重要概念。

对这种漫长冬季的物资储备和重视,一方面也是华夏先民在极北地区养成的古老习惯。这种习惯在热带或者亚热带,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苍龙崇拜和伏羲女娲崇拜,本质也是一回事。

最后,仓,商,厢,也都是音近的衍生字。所以四合院式的建筑,厢房,其本意,大致就是指向这些仓。只是后来阔了,又专门建造了仓房,而把厢房用来住人了。

cozofxx 写了: 26 4月 2024, 02:05

关键就是要做个比较稳妥的地下庇护所来避寒,也就是所谓半地穴建筑。
有些民族冬夏的居住方式还有区别。夏季是干栏式建筑,冬季才住半地穴。
所以干栏式和半地穴,有可能都是这些北方古人的传统。

干栏式建筑对于防御夏季的一些猛兽的袭击是有不少优势的。主要劣势就是散热,不利过冬。
大致所谓有巢氏就是搞这个干栏建筑的人。

这个【仓】字的上半部分,及【宝盖头】,和希腊字母【Ω】可能能连起来,也许同源。老牛看印度(的清华)理工搞历史的(“民族主义”)学者的“研究”得到的印象。当然,人家没提中国或甲骨文,只是得出印度文化(显然)是西方文化,包括希腊文化,的爹。(用以论证雅利安入侵并不存在。逻辑是一家人不算入侵?)

对了,和中国言必出5000年文化来比,人家印度言必出2万年文化。虽然老牛很难理解这2万年的大型石刻是如何科学地测出来的。

cozofxx
常客
帖子: 217
注册时间: 2024-02-15
Has thanked: 3 time
Been thanked: 76 time

Re: 东亚家犬基因研究揭示的古代人群的移动

#30

#30 帖子 cozofxx »

鄂伦春人搞一种很简单有效的储存方式,叫奥伦,也就是一种高脚仓库。在四根木杆上搭建一个平台,上面储备各种食物和器具,每个家庭都有一个。
这玩意儿能够防备大型野兽。颇有可能就是干栏式建筑的雏形。他们甚至还有一个女神崇拜,认为奥伦神就是天上的北斗七星。因为要建一个梯子去这个仓库。因此北斗的斗部就是四根柱子和平台,下面三颗星,就是那个梯子。这应该是一种非常原始,简单的星空信仰。事实上,这种仓库信仰,也就对应天上的北斗,以及苍龙星座群。苍龙的龙头,大致就是这个仓库,苍龙的尾部,大致就是这个梯子。

牛河梁 写了: 26 4月 2024, 10:03
cozofxx 写了: 26 4月 2024, 02:05

关键就是要做个比较稳妥的地下庇护所来避寒,也就是所谓半地穴建筑。
有些民族冬夏的居住方式还有区别。夏季是干栏式建筑,冬季才住半地穴。
所以干栏式和半地穴,有可能都是这些北方古人的传统。

干栏式建筑对于防御夏季的一些猛兽的袭击是有不少优势的。主要劣势就是散热,不利过冬。
大致所谓有巢氏就是搞这个干栏建筑的人。

半地穴式建筑夏季也可以避暑。地温比较恒定。是一个制冷源。

干栏式建筑老牛固有印象优点是防潮及防水淹。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