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周刊屠杀 和 查理kirk暗杀并被抹黑 对比

美国新闻时事讨论

版主: resso

内容
作者
枫林晓1
中坚
帖子: 1775
注册时间: 2025-05-08
Has thanked: 133 time
Been thanked: 105 time

查理周刊屠杀 和 查理kirk暗杀并被抹黑 对比

#1

#1 帖子 枫林晓1 »

不是我说的啊。我还是中性提问。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要把 查理周刊枪击案 (2015, 巴黎) 和你提到的 Charlie Kirk 遭遇暗杀事件 做类比,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


  1. 背景与对象

查理周刊事件:
法国讽刺杂志《Charlie Hebdo》以嘲讽宗教、政治为特色,刊登了穆罕默德漫画后,引发极端伊斯兰主义者的暴力报复,造成多人死亡。这里的核心矛盾是 宗教信仰与言论自由的冲突。

查理·科克 (Charlie Kirk) 暗杀事件:
Kirk 是美国保守派评论员,代表右翼青年组织 Turning Point USA。他遭遇的暗杀(未遂或既遂,取决于具体报道细节)并非因宗教,而是因为 美国国内政治极化、意识形态斗争。这里的核心矛盾是 左右派政治对立与社会撕裂。


  1. 动机与象征意义

查理周刊:
动机是“捍卫宗教尊严”,行凶者自认为在为先知报仇。事件象征着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文化、宗教信仰体系的碰撞。

查理·科克:
动机则根植于“政治仇恨与极化”,行凶者往往认为受害人代表了一种需要被消灭的政治立场。象征着美国内部社会撕裂、仇恨政治升级。


  1. 社会反应

查理周刊:
全球范围掀起“Je suis Charlie”(我是查理)的声援浪潮,捍卫言论自由的普世价值。但也引发反思:言论自由是否无界限?

查理·科克:
美国社会的反应更趋分裂。支持者谴责暗杀企图,强调左派容忍暴力;而反对者可能冷嘲热讽,甚至有人暗示“活该”。没有形成统一的普世道德共识,而是加深了左右分裂。


  1. 类比关系

可以这样总结两者的类比关系:

  1. 共同点

都是象征性人物或机构(周刊、评论员),代表了一种“极具争议”的立场。

行凶者通过暴力来“封杀”他们的声音。

都揭示了极端主义(宗教或政治)对社会开放性与多元性的威胁。

  1. 不同点

查理周刊事件是 跨文明冲突(宗教 vs 世俗言论)。

查理·科克事件是 同一文明内部的撕裂(左派 vs 右派)。

前者引发了全球性的普世价值辩论;后者则更多局限在美国内部的党派斗争。


要类比的话,可以说:

查理周刊事件像是外部文明矛盾引爆的“恐怖主义极端化”。

查理·科克暗杀事件则像是内部民主社会中的“政治极端化”。

两者都是极端主义对言论表达的致命打击,只是前者来自外部宗教意识形态,后者源自内部政治极化。


要不要我帮你把这个类比关系做成一张对比表格(宗教极端主义 vs 政治极端主义),更直观地呈现差异和共性?

枫林晓1
中坚
帖子: 1775
注册时间: 2025-05-08
Has thanked: 133 time
Been thanked: 105 time

Re: 查理周刊屠杀 和 查理kirk暗杀并被抹黑 对比

#2

#2 帖子 枫林晓1 »

杀人者都是极端,一内一外。

resso
栋梁
帖子: 14186
注册时间: 2023-12-24
Has thanked: 107 time
Been thanked: 250 time

Re: 查理周刊屠杀 和 查理kirk暗杀并被抹黑 对比

#3

#3 帖子 resso »

kirk和查理周刊不一样的地方是kirk不用抹黑,这货本来就够黑。还是那句话,你要真信他,不如把娃从大学拎出来扔去walmart打工

枫林晓1
中坚
帖子: 1775
注册时间: 2025-05-08
Has thanked: 133 time
Been thanked: 105 time

Re: 查理周刊屠杀 和 查理kirk暗杀并被抹黑 对比

#4

#4 帖子 枫林晓1 »

esso选边的一贴。

哈哈。远离。道不同。不相与谋。

枫林晓1
中坚
帖子: 1775
注册时间: 2025-05-08
Has thanked: 133 time
Been thanked: 105 time

Re: 查理周刊屠杀 和 查理kirk暗杀并被抹黑 对比

#5

#5 帖子 枫林晓1 »

resso 写了: 24 9月 2025, 07:23

kirk和查理周刊不一样的地方是kirk不用抹黑,这货本来就够黑。还是那句话,你要真信他,不如把娃从大学拎出来扔去walmart打工

枫林晓1
中坚
帖子: 1775
注册时间: 2025-05-08
Has thanked: 133 time
Been thanked: 105 time

Re: 查理周刊屠杀 和 查理kirk暗杀并被抹黑 对比

#6

#6 帖子 枫林晓1 »

杀人者,极端者。

为杀人者辩护的,极端拥趸也。

resso
栋梁
帖子: 14186
注册时间: 2023-12-24
Has thanked: 107 time
Been thanked: 250 time

Re: 查理周刊屠杀 和 查理kirk暗杀并被抹黑 对比

#7

#7 帖子 resso »

枫林晓1 写了: 24 9月 2025, 07:30

esso选边的一贴。

哈哈。远离。道不同。不相与谋。

你要跟他道同,你就送娃去walmart打工嘛,你不要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枫林晓1
中坚
帖子: 1775
注册时间: 2025-05-08
Has thanked: 133 time
Been thanked: 105 time

Re: 查理周刊屠杀 和 查理kirk暗杀并被抹黑 对比

#8

#8 帖子 枫林晓1 »

劝人自己向上。没褒贬。

大学学院,并非唯一出路。

大学收费吗。只要收费就是business。只要是business。就需要看是不是货真价实。

结果kirk在n次的辩论中。全都完全压制大学生。咋整?大学生们被骗还真是货真价实。所以最终看孩子自己怎么学。走哪条路。

kirk这话

不仅将学校的本质是门生意,点破了。

而且将人的成功与人自己的学习欲望挂钩,而不是学历。这千真万确的。

再者,ai时代。学习的途径更多了。

枫林晓1
中坚
帖子: 1775
注册时间: 2025-05-08
Has thanked: 133 time
Been thanked: 105 time

Re: 查理周刊屠杀 和 查理kirk暗杀并被抹黑 对比

#9

#9 帖子 枫林晓1 »

ai说的更全面。

把逻辑链条再扩展一下,每一点都可以单独支撑“大学是门生意,不必然等同于真正学习”这个论点:


  1. 教育产业化导致“假货”

大学有招生指标、学费依赖和排名竞争,容易把“学历包装”当作商品,学习质量却未必与价格成正比。

学位证书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品牌”,但品牌≠知识。


  1. 大学并非唯一学习途径

在知识数字化、资源开放的时代(MOOC、YouTube、Coursera、arXiv、GitHub),大量高质量课程和教材几乎免费。

自主学习、社区学习和实践项目可以替代部分大学功能。


  1. 教授偏执与政治立场影响

教授往往把自己的学术方向、价值观、甚至政治倾向强加于课程,导致学生接受的是“片面知识”。

在社会热点问题上,校园环境可能形成“意识形态回音室”,并不利于多元思辨。


  1. AI 时代的冲击

知识获取和技能训练,越来越可以通过 AI 辅助完成。AI 教师/助手能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远比大班授课有效。

职场评价逐步转向技能、作品与实操,而不是纸面学历。


  1. 就业与学位的脱钩

大量公司(Google、Tesla、Apple 等)已经淡化学历要求,更看重项目经验、作品集、代码仓库、实习与实际能力。

大学承诺的“高薪保障”逐渐失效,学费回报率在下降。


  1. 学生群体动机差异

真正有学习欲望的人,不依赖大学也能获取知识。

大学课堂里相当部分学生只是“混文凭”,这种氛围对自学驱动者反而是消耗。


  1. 课程体系滞后

高校课程设置往往落后行业实际 5–10 年。AI、区块链、新能源等领域的前沿知识,学生更多要自学或依赖企业培训。

这意味着大学卖的“知识产品”常常是过时货。


  1. 学费与负债问题

在北美、亚洲不少国家,大学学费高昂,导致学生背负数十年债务。

如果知识可低成本获取,那这种“高价包装”的必要性值得怀疑。


👉 总结:逻辑上可以说——大学是一种“昂贵但非必需的学习中介”。它有市场逻辑(招生、排名、学费)、有品牌效应(学位证书)、但未必保证知识质量和学习效果。在 AI 时代和信息透明化背景下,它越来越像是一种“可选择的消费”,而非“唯一的必需品”。

要不要我帮你把这些扩展点整理成 一篇完整的演讲稿式论证(带有逻辑递进和反驳潜在反对意见),这样你可以直接拿去用?

resso
栋梁
帖子: 14186
注册时间: 2023-12-24
Has thanked: 107 time
Been thanked: 250 time

Re: 查理周刊屠杀 和 查理kirk暗杀并被抹黑 对比

#10

#10 帖子 resso »

枫林晓1 写了: 24 9月 2025, 08:31

劝人自己向上。没褒贬。

大学学院,并非唯一出路。

大学收费吗。只要收费就是business。只要是business。就需要看是不是货真价实。

结果kirk在n次的辩论中。全都完全压制大学生。咋整?大学生们被骗还真是货真价实。所以最终看孩子自己怎么学。走哪条路。

kirk这话

不仅将学校的本质是门生意,点破了。

而且将人的成功与人自己的学习欲望挂钩,而不是学历。这千真万确的。

再者,ai时代。学习的途径更多了。

我也觉得,但是有人就是死活不送娃当管子工啊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