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亡簋:周武王時期唯一確認的青銅器大發現

版主: 牛大春牛河梁

内容
作者
牛大春
栋梁
帖子: 13248
注册时间: 2023-12-21
Has thanked: 958 time
Been thanked: 398 time

天亡簋:周武王時期唯一確認的青銅器大發現

#1

#1 帖子 牛大春 »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头像
牛河梁
中坚
帖子: 1967
注册时间: 2024-01-08
Has thanked: 109 time
Been thanked: 233 time

Re: 天亡簋:周武王時期唯一確認的青銅器大發現

#2

#2 帖子 牛河梁 »

对这个簋铭文的解读,专家们和老牛一样,也是说书编故事。

牛大春
栋梁
帖子: 13248
注册时间: 2023-12-21
Has thanked: 958 time
Been thanked: 398 time

Re: 天亡簋:周武王時期唯一確認的青銅器大發現

#3

#3 帖子 牛大春 »

牛河梁 写了: 29 3月 2025, 22:39

对这个簋铭文的解读,专家们和老牛一样,也是说书编故事。

字越多越难搞。我看过其他几个铭文的释读,确实很头大。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cozofxx
常客
帖子: 217
注册时间: 2024-02-15
Has thanked: 3 time
Been thanked: 76 time

Re: 天亡簋:周武王時期唯一確認的青銅器大發現

#4

#4 帖子 cozofxx »

牛大春 写了: 29 3月 2025, 22:44
牛河梁 写了: 29 3月 2025, 22:39

对这个簋铭文的解读,专家们和老牛一样,也是说书编故事。

字越多越难搞。我看过其他几个铭文的释读,确实很头大。

绝大多数金文都没太大争议。意思基本都是明确的。

牛大春
栋梁
帖子: 13248
注册时间: 2023-12-21
Has thanked: 958 time
Been thanked: 398 time

Re: 天亡簋:周武王時期唯一確認的青銅器大發現

#5

#5 帖子 牛大春 »

cozofxx 写了: 30 3月 2025, 22:32
牛大春 写了: 29 3月 2025, 22:44

字越多越难搞。我看过其他几个铭文的释读,确实很头大。

绝大多数金文都没太大争议。意思基本都是明确的。

本字好说,随着出土的铭文越来越多,建个字库即可。但是释读好像不简单。我个人感觉特别不踏实的是金文的通假字太多,比如鸠浅=勾践,匽=燕,等等。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cozofxx
常客
帖子: 217
注册时间: 2024-02-15
Has thanked: 3 time
Been thanked: 76 time

Re: 天亡簋:周武王時期唯一確認的青銅器大發現

#6

#6 帖子 cozofxx »

甲金文字库有不少了。你举的通假的两个例子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古人写字本来就没有太多规范,语法都没什么太多规范。甲骨文卜辞里面很多语序怎么写的都有。
古文字这块,甲金文总的来说是很扎实的,能出大问题的地方很少。
金文和简帛文字里面,最麻烦的是战国文字。

如果对古文字感兴趣,关键还是要多下工夫。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整理,这块其实能有新发现的概率并不是太多。

牛大春 写了: 30 3月 2025, 22:45
cozofxx 写了: 30 3月 2025, 22:32

绝大多数金文都没太大争议。意思基本都是明确的。

本字好说,随着出土的铭文越来越多,建个字库即可。但是释读好像不简单。我个人感觉特别不踏实的是金文的通假字太多,比如鸠浅=勾践,匽=燕,等等。

头像
牛河梁
中坚
帖子: 1967
注册时间: 2024-01-08
Has thanked: 109 time
Been thanked: 233 time

Re: 天亡簋:周武王時期唯一確認的青銅器大發現

#7

#7 帖子 牛河梁 »

这些字库没什么用。新发现的文物上的字照样不认识。直到有人拉郎配指定一个现代汉字。然后这个现代汉字的甲金文写法又多了一个。

最近央视油管接连上传了三集的陕西清涧商代遗址(贵族)墓葬情况。其中发现加工过的甲骨上有一个字,无法解读。但要是按牛河梁的字母理论,那个字就是【后】,或者FD。

另有一个字是几十年前距离几十公里外发现的。被拉郎配为【鬼】。但这个【鬼】和字库里的【鬼】并不一样。用字母理论也能很好地拼出来。

老牛寻思在陕北这本来就“白皮金发碧眼”的戎狄之地,字母缩写的甲金文可能更为常见。

cozofxx 写了: 30 3月 2025, 22:58

甲金文字库有不少了。你举的通假的两个例子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古人写字本来就没有太多规范,语法都没什么太多规范。甲骨文卜辞里面很多语序怎么写的都有。
古文字这块,甲金文总的来说是很扎实的,能出大问题的地方很少。
金文和简帛文字里面,最麻烦的是战国文字。

如果对古文字感兴趣,关键还是要多下工夫。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整理,这块其实能有新发现的概率并不是太多。

牛大春 写了: 30 3月 2025, 22:45

本字好说,随着出土的铭文越来越多,建个字库即可。但是释读好像不简单。我个人感觉特别不踏实的是金文的通假字太多,比如鸠浅=勾践,匽=燕,等等。

cozofxx
常客
帖子: 217
注册时间: 2024-02-15
Has thanked: 3 time
Been thanked: 76 time

Re: 天亡簋:周武王時期唯一確認的青銅器大發現

#8

#8 帖子 cozofxx »

甲金文多数常用字都能解读。解读不清楚的主要是各种族徽。这些族徽随着商人灭亡,很多都已经死掉了,也没有太多重要性。
你这些拼字法在某些特例里就是形声字或者双声字,这些古文字学家有过一些讨论。
用工夫总要用在容易出成绩的地方,否则都是事倍功半。

牛河梁 写了: 31 3月 2025, 00:33

这些字库没什么用。新发现的文物上的字照样不认识。直到有人拉郎配指定一个现代汉字。然后这个现代汉字的甲金文写法又多了一个。

最近央视油管接连上传了三集的陕西清涧商代遗址(贵族)墓葬情况。其中发现加工过的甲骨上有一个字,无法解读。但要是按牛河梁的字母理论,那个字就是【后】,或者FD。

另有一个字是几十年前距离几十公里外发现的。被拉郎配为【鬼】。但这个【鬼】和字库里的【鬼】并不一样。用字母理论也能很好地拼出来。

老牛寻思在陕北这本来就“白皮金发碧眼”的戎狄之地,字母缩写的甲金文可能更为常见。

cozofxx 写了: 30 3月 2025, 22:58

甲金文字库有不少了。你举的通假的两个例子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古人写字本来就没有太多规范,语法都没什么太多规范。甲骨文卜辞里面很多语序怎么写的都有。
古文字这块,甲金文总的来说是很扎实的,能出大问题的地方很少。
金文和简帛文字里面,最麻烦的是战国文字。

如果对古文字感兴趣,关键还是要多下工夫。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整理,这块其实能有新发现的概率并不是太多。

头像
牛河梁
中坚
帖子: 1967
注册时间: 2024-01-08
Has thanked: 109 time
Been thanked: 233 time

Re: 天亡簋:周武王時期唯一確認的青銅器大發現

#9

#9 帖子 牛河梁 »

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这是引用所谓专家们说的。那些(文科生)专家们不比你我聪明。他们占有的是文物。你我都看不到。所以他们垄断了话语权。但只要失去了这一垄断,就编不下去了。

【斗】字不说。老牛就不信能有一个合理的象形文字解释。另举一个例子。来自《甲辰贞祭祖乙刻辞卜骨》一文,https://www.chnmus.net/sitesources/hnsb ... facfe.html

图片
图十六 殷墟契刻陶文摹本

最上面一行,除了中间那一个【中】字之外,其余左右4个都不可考。右二像今天的【中】,但【中】的写法是中间那个。右一像【手】或【抓】,但【手】和【抓】都有自己的写法。但只要跳出象形文字的框框,这四个不就妥妥是同时期的(西方)字母嘛。其余的如最下面一行亦然。

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有一句话:“据不完全统计,自1899年甲骨文发现以来,殷墟共出土甲骨约15万片,发现单字约5000个。其中,有1000多个单字已经被释读,其它未被释读的大多是地名、人名、族名、祭名等。”

这些没有释读出来的4000多个单字,也许并不那么象形文字。而已经“释读”出来的的单子,很可能也是瞎编。举例说,最被诟病的就是不同时期的符号都被释读为“妇好”。以至于辈份错乱。但如果从字母角度出发,很容易发现它们虽然长得相似,却是不同的字母组合。

cozofxx 写了: 31 3月 2025, 23:00

甲金文多数常用字都能解读。解读不清楚的主要是各种族徽。这些族徽随着商人灭亡,很多都已经死掉了,也没有太多重要性。
你这些拼字法在某些特例里就是形声字或者双声字,这些古文字学家有过一些讨论。
用工夫总要用在容易出成绩的地方,否则都是事倍功半。

牛河梁 写了: 31 3月 2025, 00:33

这些字库没什么用。新发现的文物上的字照样不认识。直到有人拉郎配指定一个现代汉字。然后这个现代汉字的甲金文写法又多了一个。

最近央视油管接连上传了三集的陕西清涧商代遗址(贵族)墓葬情况。其中发现加工过的甲骨上有一个字,无法解读。但要是按牛河梁的字母理论,那个字就是【后】,或者FD。

另有一个字是几十年前距离几十公里外发现的。被拉郎配为【鬼】。但这个【鬼】和字库里的【鬼】并不一样。用字母理论也能很好地拼出来。

老牛寻思在陕北这本来就“白皮金发碧眼”的戎狄之地,字母缩写的甲金文可能更为常见。

cozofxx
常客
帖子: 217
注册时间: 2024-02-15
Has thanked: 3 time
Been thanked: 76 time

Re: 天亡簋:周武王時期唯一確認的青銅器大發現

#10

#10 帖子 cozofxx »

甲骨文本身就是在变化的。不同分期的写法都有差异,不同贞人的字体也会有不少不同。这块古文字学家的工夫做得已经很透了。你真的翻不起多少风浪的。你贴的几个例子,有些就不难读,比如最下一行就是戉的写法。
你不能按现代的观念去看商代,商代甲骨文就是处于一个不断演变和完善的阶段。不同时期的字,写法是不一样的,这种例子非常多。

古文字这块,有的人下的工夫是你不可想象的多。这里面是有很高度的系统性的。一篇西周金文里面,个别几个字的识别会有争议,但是整体文字系统的识别及其稳定性是颠扑不破的。再比方你说的那个有不同期的妇好的讲法就不对,早就被证伪了。

甚至文字学里的一些很厉害的民科的努力都是几十年的工夫,这帮人是真下了大量工夫把字型演变问题吃透,那些书你没见过而已。我碰巧认识几个,知道这帮人有多努力和认真。

和古文字学相比,状态比较差的是古音韵学,这里面所谓的专家也无法得到自洽的图像。

牛河梁 写了: 01 4月 2025, 01:06

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这是引用所谓专家们说的。那些(文科生)专家们不比你我聪明。他们占有的是文物。你我都看不到。所以他们垄断了话语权。但只要失去了这一垄断,就编不下去了。

【斗】字不说。老牛就不信能有一个合理的象形文字解释。另举一个例子。来自《甲辰贞祭祖乙刻辞卜骨》一文,https://www.chnmus.net/sitesources/hnsb ... facfe.html

图片
图十六 殷墟契刻陶文摹本

最上面一行,除了中间那一个【中】字之外,其余左右4个都不可考。右二像今天的【中】,但【中】的写法是中间那个。右一像【手】或【抓】,但【手】和【抓】都有自己的写法。但只要跳出象形文字的框框,这四个不就妥妥是同时期的(西方)字母嘛。其余的如最下面一行亦然。

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有一句话:“据不完全统计,自1899年甲骨文发现以来,殷墟共出土甲骨约15万片,发现单字约5000个。其中,有1000多个单字已经被释读,其它未被释读的大多是地名、人名、族名、祭名等。”

这些没有释读出来的4000多个单字,也许并不那么象形文字。而已经“释读”出来的的单子,很可能也是瞎编。举例说,最被诟病的就是不同时期的符号都被释读为“妇好”。以至于辈份错乱。但如果从字母角度出发,很容易发现它们虽然长得相似,却是不同的字母组合。

cozofxx 写了: 31 3月 2025, 23:00

甲金文多数常用字都能解读。解读不清楚的主要是各种族徽。这些族徽随着商人灭亡,很多都已经死掉了,也没有太多重要性。
你这些拼字法在某些特例里就是形声字或者双声字,这些古文字学家有过一些讨论。
用工夫总要用在容易出成绩的地方,否则都是事倍功半。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