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柳 写了: ↑18 3月 2024, 15:42grasshopper 写了: ↑18 3月 2024, 10:05哈哈,只要别溅到我身上,管不了那么多了。那可是发酵了的人粪尿,一桶尿半桶屎,不洒真的很难。
我们老家夏天妇女们在院子里凑堆儿绣花,我知道哪家有绣花的,都是经过前先停下歇一歇,然后挑起粪桶,一鼓作气走过,身后留下一路屎尿,和妇女们肆无忌惮的笑声…
这段文字,满满孔乙己的优越感
仔细想想,我觉得我更像孔乙己啊
版主: who
杨和柳 写了: ↑18 3月 2024, 15:42grasshopper 写了: ↑18 3月 2024, 10:05哈哈,只要别溅到我身上,管不了那么多了。那可是发酵了的人粪尿,一桶尿半桶屎,不洒真的很难。
我们老家夏天妇女们在院子里凑堆儿绣花,我知道哪家有绣花的,都是经过前先停下歇一歇,然后挑起粪桶,一鼓作气走过,身后留下一路屎尿,和妇女们肆无忌惮的笑声…
这段文字,满满孔乙己的优越感
仔细想想,我觉得我更像孔乙己啊
grasshopper 写了: ↑18 3月 2024, 16:51@杨和柳 那我就分析一下,你看看该不该往我童年回忆上抹屎?
你城里人没挑过水吧?要不你找根扁担挑两桶水试试?你要能走出十米不洒(还是撒?),我改姓羊。你看电影电视里农民挑水悠哉悠哉,没几年功夫根本做不到,新手走起来掌握不好节奏,水会晃出来洒一路。那时我最多不过初中,平时又没机会挑水,挑大粪怎么可能不洒?我觉得有趣因为那是我童年的糗事。有关挑水的描写知青回忆里太多了,连一尊都提过,不会挑水很容易在老乡前出丑,都把它当趣事来提。
也许你觉得无聊,那很正常。你发的很多东西,我也无感。但你无来由对人做道德指责,是我最厌恶的行为之一,哪怕在网络上。
坏了,你要改姓了。杨柳是挑水的好手
who 写了: ↑21 3月 2024, 06:52grasshopper 写了: ↑18 3月 2024, 16:51@杨和柳 那我就分析一下,你看看该不该往我童年回忆上抹屎?
你城里人没挑过水吧?要不你找根扁担挑两桶水试试?你要能走出十米不洒(还是撒?),我改姓羊。你看电影电视里农民挑水悠哉悠哉,没几年功夫根本做不到,新手走起来掌握不好节奏,水会晃出来洒一路。那时我最多不过初中,平时又没机会挑水,挑大粪怎么可能不洒?我觉得有趣因为那是我童年的糗事。有关挑水的描写知青回忆里太多了,连一尊都提过,不会挑水很容易在老乡前出丑,都把它当趣事来提。
也许你觉得无聊,那很正常。你发的很多东西,我也无感。但你无来由对人做道德指责,是我最厌恶的行为之一,哪怕在网络上。
坏了,你要改姓了。杨柳是挑水的好手
多子多福,那个年代还能进北京城上大学,绝不是一般家庭,祖上肯定有文化。据我观察,祖上世代贫农的,一般后代也不太行,当然总有例外。
StillWandering 写了: ↑21 3月 2024, 08:05我奶奶有5个孩子,我爸是老大,我奶奶从来没打过我爸,我爸有次偷了我奶奶的钱赌博,还赌输了,我奶奶没骂没打,只是伤心的哭,我爸就给我奶奶跪下了,后来再没赌过,后来去了北京上大学,是村里当时唯一去北京上大学的,奶奶和我爸的十个兄弟一起送他,并拍了一张集体照,照片上面写着革命人永年轻,送(我爸名字)上北京。
我两个叔叔,大叔特别顽劣,经常逃学,奶奶拿着苕帚到处找他,找到他就打,但是大叔大婶最后是一直在奶奶身边的,给她养老送终。
应了那句话,学霸都是要离开家的,学渣是来报恩的。
打和不打,分人,一窝生9子,个个都不同,所以孩子怎么样,有时跟父母怎么教育可能关系都不太大。
我们讨论打孩子对不对的问题?
我觉得对,中国人觉得对。
在美国打孩子犯法,别告诉我虎妈不打孩子。
虎妈的两个女孩一个哈佛一个耶鲁。都承认挨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