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是俄乌战争的罪魁祸首

版主: who

内容
作者
枫林晓1
中坚
帖子: 1230
注册时间: 2025-05-08
Has thanked: 108 time
Been thanked: 66 time

Re: 拜登是俄乌战争的罪魁祸首

#11

#11 帖子 枫林晓1 »

至于说拜登软弱,也全是历史事实

  1. 阿富汗撤军(2021年8月)

事实:拜登决定按计划撤军,但最后阶段执行极度混乱,喀布尔机场出现撤离危机,甚至出现美军与阿富汗平民死亡的惨剧。

批评观点

共和党与保守派媒体:称拜登“软弱无能”,让全世界看到美国无法有序退出战争,给普京、习近平等对手发出了“美国衰弱”的信号。

中间派和部分民主党人:认为拜登过于执拗,坚持政治日程(在9月11日前完成撤军),没有充分评估阿富汗政府军的崩溃速度。

学界与战略界:这一事件常被列为“美国威慑力受损”的关键节点,普京可能因此判断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也不会真正动用硬实力。

  1. 北溪2号管道(Nord Stream 2)政策

事实:拜登上台后,在2021年5月取消了特朗普时期对Nord Stream 2 AG(运营公司)的关键制裁,理由是“不想损害与德国的关系”。

批评观点

共和党:强烈攻击拜登“向普京递交礼物”,让俄罗斯在能源上掌握对欧洲的杠杆。

鹰派智库(如Hudson, Heritage):称这是“战略失误”,助长了俄罗斯的财政收入,使其更有底气对乌克兰动武。

拜登政府解释:他们认为制裁无法真正阻止工程(已基本完工),与其与德国翻脸,不如与柏林达成妥协;并声称一旦俄罗斯动武就会叫停北溪2。

结果:直到2022年2月俄军开战前,德国才冻结北溪2项目,导致批评者更坚定地说拜登“误判、示弱”。

  1. 综合印象

在对手眼里(尤其普京):

阿富汗撤军 → 美国执行力与可靠性下降;

北溪2处理 → 美国放松了对俄关键战略筹码。

在国内批评者眼里:这两件事叠加,构成了拜登“软弱信号”的证据链。

在支持者眼里:拜登是在现实主义妥协(结束无尽战争、修复德美关系),并不能直接等同于“软弱”,只是政治代价极高。

✅ 总结:
是的,在阿富汗撤军与北溪管道问题上,拜登确实在美国国内政治和国际认知中被广泛批评为软弱与虚弱,这类认知也被很多人视为俄罗斯在乌克兰冒险的重要背景之一。

resso
栋梁
帖子: 12511
注册时间: 2023-12-24
Has thanked: 103 time
Been thanked: 228 time

Re: 拜登是俄乌战争的罪魁祸首

#12

#12 帖子 resso »

拜登请了个印第安大师做法,进入普京的意识,发动了战争。这都是deep state的事情,跟你们说你们不懂的,档次太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