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有个小舌音,拉这个音不妨记录为ra。这个音我很早就怀疑是对虎叫的一种模仿。上古汉语里的夏(gra)这个音,颇有可能和它有点关系。再比如楚语说虎是于菟。於的发音就有构拟成qio,菟有构拟成tha:s的,也就是大。假设这qio里面i这个介音的来源就是那个脱落了的小舌音,那么於本来应该是qro,乃至qra了。这就和gra,也就是夏,很像了。那么於菟qra thas,再来看英语的tiger,ti大致可以解释成大,ger也许也正是来源于gra,还是那个小舌音。再看日语,tora,一样的,to,大,ra,那个小舌音。
当代汉语,模仿虎叫,阿乌,也就是近于於这个音。只是脱落了后面的小舌音而已。再有就是於这个音,脱落了前面的小舌音,发音也很容易转化为类似乌这个音。比如古汉语里面有於戲这个语气词,后来演化为嗚呼。所以於菟,也就是近于乌菟。关键的部分,也还是乌这个音。
我这个音,nga,ng也有一定可能是脱落了的小舌音ra,只好用ng这个鼻音来模拟。英语的we可能也是另外一条演化道路,也就是脱落的小舌音,演化为wa,乃至we。我在甲骨文时代本来就是第一人称复数。
综上所述,西方白虎,玉兔,西王母的虎神形象都和这个音有些关系。
玉兔,本质就是对老虎这个音的一个拼写而已。但是,美洲的月神也有兔子。说明这个发音和这种宗教概念就非常非常古老了。
牛河梁 写了: ↑10 6月 2025, 15:37刚才突然感觉睡醒。【我】和【乌拉】不就是一回事嘛。
查了一下,【乌拉】被认为起源于蒙古语。据说是蒙古扩张时候带到俄罗斯。
但英语德语法语等也有类似的词。包括美国独立战争都用的:
作者 U.S. National Archives - July Fourth Celebration,公有领域,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 ... d=7089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