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称,势必锐公司对相关钛金属材料进行了包括拉伸、压缩、冲击、疲劳、扭转测试在内的机械测试,以及金相分析、硬度测试、密度测试、无损检测(NDT),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等。
另外,还进行了腐蚀试验:包括盐雾试验、浸泡试验、电化学腐蚀试验等环境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光谱分析、化学滴定等,以及密度测试、导电性测试、热膨胀系数测试等物理性能测试。
目前的检测结果表明,尽管材料存在质量瑕疵,但尚未发现影响到飞机的安全和持续适航性的问题。与此同时,空客公司也确认,他们对来自波音同一供货源的零部件进行了测试,同样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因此,空客方面表示,A220飞机的适航性保持完好,不存在安全威胁。
虽然对涉及问题的钛金属材料进行的检测显示,其性能问题并不严重,未达到影响飞行安全的程度,但出于谨慎和对航空安全的考虑,波音和空客还是宣布,他们已经及时将这批材料从其供应链中移除了,以确保没有任何潜在的安全风险传递到飞机的制造过程中,并将进一步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和监督。
表面上,波音和空客因假钛金属事件而遭受的冲击,看似是对供应链管理的疏漏。然而,这一事件的背后,实际上是西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后所带来的连锁反应。
在2022年2月以前,俄罗斯提供了波音公司40%、空客公司65%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100%的航空级钛合金。 俄乌冲突后,西方宣布全面制裁俄罗斯,当然也包括禁止进口来自俄罗斯的高质量钛金属和合金材料。
美国地质调查局资料显示,在2023年,中国钛金属产量超过23.1万吨,占到全球产量的57%,其次是日本的17%和俄罗斯的13%。尽管中国的钛金属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但俄罗斯却是世界航空航天级钛合金最大的供应国,在2022年之前生产了世界上一半的航空航天用钛金属。
尤其是俄罗斯的上萨尔达冶金生产协会-阿维斯马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钛和钛合金产品垂直整合制造商。其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工程、石油化工、造船、医药和土木工程领域,市场占比一度高达28%。
为了长期获得来自俄罗斯价廉物美的钛金属,波音公司甚至在2009年,与俄罗斯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乌拉尔波音制造公司,专司对美出口钛金属。这个位于乌拉尔山脉经济区的大型冶金企业,当年被视为俄美合作的典范,设想是将其建设成为高水平的“钛谷”,打造全球钛制造之都。
在2022年2月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波音公司主动宣布断供钛金属!对,你没有看错,是波音自己宣布断供自己原材料——钛金属。同时,美国还多次催促空客宣布停止进口来自俄罗斯的钛金属及钛合金。
由于欧盟自身并不生产钛金属,其供应几乎完全依赖于进口,而俄罗斯又是其主要进口来源之一,要求空客主动宣布停止进口俄罗斯的钛金属显得尤为艰难。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考虑和评估期后,空客最终在2022年底宣布,将逐步减少对俄罗斯钛金属的进口。
为了实现钛金属供应的多元化,除了增加从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印度进口钛金属外,西方的另一个解决方案是重启国内制造业。例如,在美国和加拿大,多家公司正在努力恢复钛金属的生产能力。
美国田纳西州的IperionX公司和加拿大魁北克的力拓公司等企业已经计划在2024年投产,以期减少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自主可控。这种转型有助于北美缓解因制裁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风险,然而,钛资源稀缺的欧洲却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需要更多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离开了俄罗斯的高质量钛金属,欧美确实面临着供应链的挑战。这也体现了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的连锁反应,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反噬。由于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钛金属供应国之一,欧美企业对其依赖度较高。
随着西方广泛而严格的制裁措施,俄罗斯自身的钛金属加工企业虽然也受到很大影响,但也直接导致了欧美企业面临原材料短缺的问题。这种局面迫使欧美国家不得不寻求新的供应商,或者加快国内钛金属生产的步伐,以弥补这一缺口。
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资本和技术的积累。这也反映出在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经济关系错综复杂,任何一方政策的变动都可能影响到全球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因此,如何在国际关系中寻求平衡和合作,以实现共同发展,是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