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反思六四

发表于 : 03 6月 2024, 16:57
shepherd17

1989年上半年,我是上海某大学二年级学生。我亲身经历或见证过该事件。

事情最初的导火索是胡耀邦的去世。胡耀邦去世后,全国很多大学弥漫着一种情绪:同情和怀念胡耀邦,对官方“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腔调的强烈反感,以及对官倒、贪污腐败的不满。可能为了缓和广大民众的情绪,中央最后决定给胡耀邦举行隆重的追悼会。追悼会由总书记赵紫阳致悼词。当时我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收看追悼会的实况转播,我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在追悼会上死气沉沉、一言不发。

在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下令查封《世界经济导报》则成为直接的导火索。几大高校联合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游行,支持宣扬民主自由的《世界经济导报》,支持总编辑钦本立。

但后来愈演愈烈。显而易见,广大学生是真诚爱国的,但学生运动却变成了怀有个人目的那帮人的工具。那些所谓的民运领袖要流别人的血、牺牲他人,同时又为自己准备了后路。

九年前孔庆东在采访中的观点和评论我完全赞同:


Re: 反思六四

发表于 : 03 6月 2024, 17:12
牛大春

中国这种老大帝国,靠和平改良是很难的。这个在历史上多次证明过。学运领袖自身的局限其实只是个次要问题。
苏联在这一点上其实还好一点,毕竟是加盟共和国体制,地方权力大。

shepherd17 写了: 03 6月 2024, 16:57

1989年上半年,我是上海某大学二年级学生。我亲身经历或见证过该事件。

事情最初的导火索是胡耀邦的去世。胡耀邦去世后,全国很多大学弥漫着一种情绪:同情和怀念胡耀邦,对官方“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腔调的强烈反感,以及对官倒、贪污腐败的不满。可能为了缓和广大民众的情绪,中央最后决定给胡耀邦举行隆重的追悼会。追悼会由总书记赵紫阳致悼词。当时我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收看追悼会的实况转播,我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在追悼会上死气沉沉、一言不发。

在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下令查封《世界经济导报》则成为直接的导火索。几大高校联合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游行,支持宣扬民主自由的《世界经济导报》,支持总编辑钦本立。

但后来越演愈烈。显而易见,广大学生是真诚爱国的,但学生运动却变成了一帮怀有个人目的工具。那些所谓的民运领袖要流别人的血、牺牲他人,同时又为自己准备了后路。

九年前孔庆东在采访中的观点和评论我完全赞同:


Re: 反思六四

发表于 : 04 6月 2024, 06:59
who
shepherd17 写了: 03 6月 2024, 16:57

1989年上半年,我是上海某大学二年级学生。我亲身经历或见证过该事件。

事情最初的导火索是胡耀邦的去世。胡耀邦去世后,全国很多大学弥漫着一种情绪:同情和怀念胡耀邦,对官方“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腔调的强烈反感,以及对官倒、贪污腐败的不满。可能为了缓和广大民众的情绪,中央最后决定给胡耀邦举行隆重的追悼会。追悼会由总书记赵紫阳致悼词。当时我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收看追悼会的实况转播,我印象最深的是邓小平在追悼会上死气沉沉、一言不发。

在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下令查封《世界经济导报》则成为直接的导火索。几大高校联合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游行,支持宣扬民主自由的《世界经济导报》,支持总编辑钦本立。

但后来愈演愈烈。显而易见,广大学生是真诚爱国的,但学生运动却变成了一帮怀有个人目的工具。那些所谓的民运领袖要流别人的血、牺牲他人,同时又为自己准备了后路。

九年前孔庆东在采访中的观点和评论我完全赞同:

这个采访做得很好,记者和孔庆东都准备得很充分。他对这个运动的定性也很合理。
海宝说得对,邓小平水平太差。49年北平还能和平解放,怎么到89年北京就非得开坦克了?
戈尔巴乔夫访华,邓小平丢面子了。


Re: 反思六四

发表于 : 04 6月 2024, 07:31
shepherd17
who 写了: 04 6月 2024, 06:59

这个采访做得很好,记者和孔庆东都准备得很充分。他对这个运动的定性也很合理。
海宝说得对,邓小平水平太差。49年北平还能和平解放,怎么到89年北京就非得开坦克了?
戈尔巴乔夫访华,邓小平丢面子了。

当年就有人尖锐指出,不进行政治改革,经济改革迟早要出问题。赵紫阳倒是愿意着手进行政治改革,可惜遭到一帮既得利益的老家伙如陈云、李先念等的强烈抵制。邓小平可能也知道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但他最终因私利而妥协。中国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政治改革的切入点。

现在的习近平更是开历史倒车。不说也罢。


Re: 反思六四

发表于 : 04 6月 2025, 10:29
lostsoul

孔庆东的访谈,羊倌去年也分享了。明年将会是谁再次提起?

历史被尘封,但没有被遗忘。


Re: 反思六四

发表于 : 04 6月 2025, 11:07
Hof

我过去好多年,一直想一个问题:

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祖国?

shepherd17 写了: 04 6月 2024, 07:31

当年就有人尖锐指出,不进行政治改革,经济改革迟早要出问题。赵紫阳倒是愿意着手进行政治改革,可惜遭到一帮既得利益的老家伙如陈云、李先念等的强烈抵制。邓小平可能也知道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但他最终因私利而妥协。中国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政治改革的切入点。

现在的习近平更是开历史倒车。不说也罢。


Re: 反思六四

发表于 : 04 6月 2025, 12:12
洪荒之前

自晚清以来,中土一直被列强打得满地找牙。

从那以后,无数仁人志士一直在找寻 MCGA 的方法与路径。

经过了那么多的尝试与试验,现在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了:中土不需要所谓的革命,需要的是渐进的改革

坛坛罐罐砸碎之后,新任的权贵还会是一个球样。

嫑欺负我们老百姓的智商,老百姓还是会一样受罪。革命党会成为新的勋贵,天下乌鸦。

唯有在体制内,以体制为平台,渐进地改革体制,把权力用制度的笼子限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