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无论一个人支持还是反对第二修正案,即美国宪法保障公民持枪的权利,被枪杀都不是“该承受的代价”

发表于 : 15 9月 2025, 10:59
Coastlines

这是一种道德上非常危险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这种说法值得警惕?

支持某项宪法赋予的权利 ≠ 个人死亡就“合理化”。支持二修的人,也可能是为了捍卫自由、自保权利,或源于宪法传统、文化背景等。即便支持枪权,被杀害的无辜的人依然是暴力的受害者,将其死亡说成代价甚至活该,是一种对暴力本身的默认。

用悲剧来嘲讽立场,是反人道的。如果我们对某人因持某种立场而遇害说“活该”,那其实是在取消对所有人的基本人权与生命权的尊重。这是把政治立场转化为“生死裁判”,这是极端主义。

正当的讨论应聚焦于制度本身,而不是个人命运。支持或反对二修,可以而且应该进行辩论。但我们要讨论的是制度对社会安全的影响,而不是个别人的遭遇是否是活该。

把“被枪杀”当成“支持枪权的结果”,这逻辑同样可以被反向滥用,比如有人可能反问:反对枪权的人遭遇入室抢劫怎么办?这会无限循环。

换个视角看,支持新闻自由的人也可能因此而被攻击,我们不会说他们“活该”;支持民主制度的人也可能被暴力打压,我们不会说那是“制度的代价”。

那支持枪权的人遭遇枪击,也不应该被当成代价,一个生命的消失,不是任何政治立场的“逻辑后果”,也不是嘲讽的素材。我们可以批评制度、政策、文化倾向,但不能以“活该”这种态度对待受害者——这不仅不道德,也不会推动社会前进。

我们要比悲剧更理智一点。


Re: 无论一个人支持还是反对第二修正案,即美国宪法保障公民持枪的权利,被枪杀都不是“该承受的代价”

发表于 : 15 9月 2025, 11:12
Coastlines

我个人是支持禁枪的,我甚至觉得很多右派让年幼的孩子接触枪,带他们练枪,对这种我也非常持保留意见。但这是美国,宪法赋予了枪权,要禁枪可能要等几代人以后。。。
美国禁枪有三座大山要跨越,宪法,强大的枪械利益集团,美国民间拥枪文化与实枪数量


Re: 无论一个人支持还是反对第二修正案,即美国宪法保障公民持枪的权利,被枪杀都不是“该承受的代价”

发表于 : 15 9月 2025, 11:15
牛大春

那你要跟柯克辩论一下了。他说为了二修,这些代价都值得。

Coastlines 写了: 15 9月 2025, 10:59

这是一种道德上非常危险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这种说法值得警惕?

支持某项宪法赋予的权利 ≠ 个人死亡就“合理化”。支持二修的人,也可能是为了捍卫自由、自保权利,或源于宪法传统、文化背景等。即便支持枪权,被杀害的无辜的人依然是暴力的受害者,将其死亡说成代价甚至活该,是一种对暴力本身的默认。

用悲剧来嘲讽立场,是反人道的。如果我们对某人因持某种立场而遇害说“活该”,那其实是在取消对所有人的基本人权与生命权的尊重。这是把政治立场转化为“生死裁判”,这是极端主义。

正当的讨论应聚焦于制度本身,而不是个人命运。支持或反对二修,可以而且应该进行辩论。但我们要讨论的是制度对社会安全的影响,而不是个别人的遭遇是否是活该。

把“被枪杀”当成“支持枪权的结果”,这逻辑同样可以被反向滥用,比如有人可能反问:反对枪权的人遭遇入室抢劫怎么办?这会无限循环。

换个视角看,支持新闻自由的人也可能因此而被攻击,我们不会说他们“活该”;支持民主制度的人也可能被暴力打压,我们不会说那是“制度的代价”。

那支持枪权的人遭遇枪击,也不应该被当成代价,一个生命的消失,不是任何政治立场的“逻辑后果”,也不是嘲讽的素材。我们可以批评制度、政策、文化倾向,但不能以“活该”这种态度对待受害者——这不仅不道德,也不会推动社会前进。

我们要比悲剧更理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