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你这是掩耳盗铃啊~~
孩子(青春期)的成长/成熟,无非两个方面,学校(同学)& 家庭。高中阶段,是家庭教育和学校/同学群的社会教育的 conflict,而孩子特别希望得到同学群的认同感和inclusiveness. 但是这里的华人家长都没有在海外读过中学,不懂海外中学的丛林文化和我们在企业/大学的丛林文化是不同级别的。。。我们的耐受力是established, 而孩子在中学正在establishing他们的社会耐受力。。。
那个华人心理医生:“她能解决父母和子女矛盾引起的郁郁症” 我个人认为她是在自欺欺人!常言:清官难断家务事。她一个外人能做的,如果足够professional, 就是倾听,而不是给出 solution。而倾听,是需要建立在足够的信任的基础上的,这点,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她都hardly能达到(within a few highly paid sessions)这样的信任,其中千丝万缕的积怨,她无法理清的。而许多人(特别是孩子)这时需要的,在倾听的基础上,是认同乃至”溺爱“模式,从而让它能够继续倾述。。。疏流。PS:女性/女孩特别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理性疏导的,先要解决情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女性更喜欢闺蜜的原因之一。
我同意沪爸上面的回复。也是我上次在NMB站跟你讲过的:
任何 到达“抑郁症”这个程度,(特别是成年人导致自杀的),都和TA身边的亲人脱不了干系,甚至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一直认为,孩子在这个阶段叛逆/发火/顶撞,
不是在摒弃你,要你走开~
恰恰是在呼喊:请一直待在我身边,温柔地对我,静静地守护我吧~~
Lilyamao 写了: ↑29 2月 2024, 17:22
问题是、我看到的大多数青少年抑郁症、根本不是和父母对立
和父母对抗的抑郁症是最容易解决的,而且症状最轻。
真正麻烦的、都是孩子自己和自己对抗,
我给儿子找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是个华人,做了一个月之后就和我坦率地说、她能解决父母和子女矛盾引起的郁郁症、但是我儿子这种自我攻击的抑郁症、她治不了
还有,千万别这么说,这个心态不对。我们立“富养”还差得远,甚至“富养”这个词都是误导。
Lilyamao 写了: ↑29 2月 2024, 17:33
其实,富贵确实容易生病
这个也是我觉得甜妈(sweet sister)不应该经常带孩子回国的原因
我和我闺蜜都曾经非常频繁地带孩子回国、每年1-2次
为啥呢、无非是有钱有闲
我们都是苦出生、回去基本上是撒钱的、我闺蜜,她爸妈的新车新房子国内外旅游都是她付的
所以我们的孩子回国都是被捧上天的、围着转、夸孩子聪明,人才、将来必有大成
尤其我们那一代父母,觉得自己那么随便养,孩子都这么出息、那孙辈们有这么好的条件、将来不得逆天啊
他们的夸奖是真心的,孩子的自我定位也是真心的,孩子会把表扬当真的
可惜我们那时候不知道、以为表扬总是好的,提高孩子自信心嘛
殊不知、这个奠定了孩子将来的认知错位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