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land Campaign(合集)

版主: 牛大春牛河梁

内容
作者
牛大春
栋梁
帖子: 13268
注册时间: 2023-12-21
Has thanked: 961 time
Been thanked: 399 time

Re: Overland Campaign(合集)

#11

#11 帖子 牛大春 »

10: 托托波托莫伊溪/贝塞斯达教堂之战(5.28 - 5.30)
驻扎在托托波托莫伊河南岸工事中的南军此时人员短缺。 李将军请求 P.G.T. 博勒加德将军(General P.G.T. Beauregard)从他 12000 人的部队中派出人手增援。当时该部队在百慕大韩垂(Bermuda Hundred)一带阻击北军本杰明·巴特勒少将(Maj. Gen. Benjamin Butler's)的进攻,相对比较空闲。 但是博勒加德最初拒绝了李将军的请求。 尽管失望,李将军还是下定了决心就地迎击。 他写信给戴维斯总统:“如果格兰特将军明天进军,我将用我现有的部队与他交战。”

5月29日,格兰特的军队继续向西南方向推进,与李将军展开对峙。 由于大部分骑兵都被用在了别处,格兰特决定使用步兵进行武力侦察。 汉考克的第二军沿着里士满-汉诺威顿路(也称为阿特利站路)到达托托波托莫伊溪。 汉考克的部下发现南军已经牢牢占据了对岸的阵地,于是也开始挖掘己方工事。沃伦的第五军将第二军的战线向左延伸。 赖特的第六军从汉诺威顿向西北方向的汉诺威郡府进发。 伯恩赛德的第九军则留在霍店附近充当预备役。谢里登的骑兵军位于北军左翼较远的地方,靠近老教堂(Old Church)。 南军战线从左到右依次为 A.P. 希尔的第三军团、布雷肯里奇(Breckinridge)独立师、安德森的第一军团和厄尔利的第二军团。 当天除了小规模冲突外,双方没有任何行动。

5 月 30 日,北军开始全面推进。赖特的部队向南进攻南军左翼的 A.P. 希尔第三军,汉考克的部队跨过小溪攻击中部的布雷肯里奇师,沃伦则沿着谢迪格罗夫路(Shady Grove Road)向西朝着厄尔利的阵地进发。 赖特第六军的前进在克伦普溪(Crump's Creek)附近的沼泽地中陷入困境,一直被拖延到当天晚些时候。 汉考克的部队占领了布雷肯里奇阵地前的一些散兵坑,但在主防线前进展甚微。 米德命令伯恩赛德的预备队协助汉考克,但他们当天到达得太晚,影响了战斗。 在北军左翼,沃伦将第五军的其余部队调到了小溪对面,开始向西搜索前进。 李将军命令盘踞在沃伦前进道路上的厄尔利第二军在安德森第一军的协助下发动攻击。 厄尔利计划派遣罗伯特·E·罗德斯少将(Maj. Gen. Robert E. Rodes)的师沿着老教堂路进行侧翼迂回,在贝塞斯达教堂(Bethesda Church)转向北,冲击沃伦的后方地区。

随着第五军缓慢前进,沃伦开始担心他的左翼的安全。 他指示克劳福德(Crawford)的师向南移动到老教堂路,在那里他们建立了简单的胸墙。 克劳福德向前派出了马丁·戴维斯·哈丁上校(Col. Martin Davis Hardin)的旅。该旅由宾夕法尼亚预备队的士兵组成,他们的服役期将于当天到期。 中午时分,罗德斯的迂回部队直接冲进哈丁的旅,将他们击溃。 克劳福德的整个师队形崩溃了,暴露了第五军的左翼。 对于南军来说不幸的是,罗德斯失去了对他的部下的控制,他们越过了攻击目标并陷入了混乱。 沃伦开始将他的军团转向南方对付厄尔利。

厄尔利军的新晋师长斯蒂芬·多德森·拉姆瑟少将(Maj. Gen. Stephen Dodson Ramseur)于下午 6 点 30 分鲁莽地向北军炮兵发起冲锋。 当时戈登的师仍在部署之中,无法支援进攻。 罗德斯的手下忙于保护南军的右翼,也无暇提供援助。 唯一发起进攻的是佩格拉姆旅,由爱德华·威利斯上校(Col. Edward Willis)指挥。 他们迎着步枪和大炮的猛烈射击前进,接近到了北军阵地 50 码之内。随后威利斯上校受致命伤,该旅退回到出发点。

米德命令北军进行全线攻击以减轻沃伦的压力,但他的下属各军都没有能立即执行命令。 然而,沃伦的部队在没有额外援助的情况下摆脱了困境。 而拉姆瑟尔师的溃败让厄尔利灰心丧气,他命令他的第二军团向西撤退一小段距离。 他指责安德森没有及时赶到协助,但士兵们却指责拉姆瑟在没有充分侦察的情况下下令冲锋。

与厄尔利的进攻失败相比,李将军更关心的是他收到的情报:北军的增援部队正在向格兰特方向进发。 正当南军霍克的师离开百慕大韩垂时,北军威廉·F·“秃头”史密斯少将的第十八军的 16000 人也在格兰特的要求下从巴特勒的詹姆斯军团撤出,他们沿着詹姆斯河和约克河而下,前往帕蒙基。 如果史密斯的第十八军移动到贝塞斯达教堂并一直延申至东南 3 英里处的冷港,那么南军右翼将没有足够的兵力遏制它。 于是李将军派遣他的骑兵在菲茨休·李的率领下保卫冷港的十字路口。

5月31日,汉考克的第二军再次越过托托波托莫伊河,但发现南军的防线远远位于实际河床后面。 格兰特意识到,南军的强势地位意味着另一场僵局即将到来。 5 月 31 日晚,他开始将军队向南调往冷港。

图片

图片

图片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牛大春
栋梁
帖子: 13268
注册时间: 2023-12-21
Has thanked: 961 time
Been thanked: 399 time

Re: Overland Campaign(合集)

#12

#12 帖子 牛大春 »

11: 老教堂/马塔德金溪之战(5.30)
5月30日,当两军步兵在贝塞斯达教堂交战时,谢里登开始收到沃伦的援助请求。沃伦担心自己左翼的孤立前沿阵地面临危险。 谢里登最初对沃伦的要求并没有太在意,因为他仍然对两人在斯波西瓦尼亚发生的争吵心存不满。然而随着沃伦的要求变得更加紧迫,谢里登同意屏蔽通往沃伦左翼的道路,并将这项任务分配给托伯特师。托伯特又将这一任务委托给驻扎在老教堂十字路口的托马斯·C·德文上校(Thomas C. Devin)。 德文上校将他的旅部署在马塔德金溪(Matadequin Creek)北岸的有利防御位置,并派出一个中队在溪南的巴克农场(Barker farm)建立了前沿阵地。

与此同时,谢里登不知道的是,李将军担心旧冷港的关键十字路口。此地距离里士满仅六英里。 他派遣马修·C·巴特勒(Matthew C. Butler)准将率领的 2000 名士兵前来确定十字路口是否受到威胁。 下午 3 点,巴特勒的袭击压倒了北军的侦察中队。该中队进行了激烈的抵抗以拖延南军渡过小溪。在此期间德文上校部署了三个团,巴特勒准将部署了两个团外加一个预备队。

托伯特命令他的师的其余部队向前推进。韦斯利·梅里特准将(Brig. Gen. Wesley Merritt)的预备役旅最先抵达,并下马与南军作战。 僵局随着北军乔治·A·卡斯特准将(Brig. Gen. George A. Custer)的旅的到来而被打破。 该旅的攻击席卷了南军的左右两翼。 当巴特勒的部队向后溃逃时,他的后备团(南卡罗来纳第七团)发起反击,试图维持防线。 联邦军凭借人数和火力优势取得了胜利。 北军士兵踊跃追击撤退的南方军队。 巴特勒最终在旧冷港集结了他的部下,而托伯特的部队则在十字路口东北约 1.5 英里处扎营。

尽管巴特勒成功地收集了李将军所需的信息,然而他的部队在三天内接连两次(霍氏商店和马塔德金溪)被北军骑兵击退。在这两次战斗中,北军的卡斯特旅都是决定性的力量。战斗的胜利也为谢里登在第二天占领重要的旧冷港十字路口敞开了大门。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牛大春
栋梁
帖子: 13268
注册时间: 2023-12-21
Has thanked: 961 time
Been thanked: 399 time

Re: Overland Campaign(合集)

#13

#13 帖子 牛大春 »

12: 冷港(5.31 - 6.12)
5月31日,南北两军的骑兵部队继续在老教堂对峙。李将军派出菲茨休·李少将率领的一个骑兵师增援巴特勒并确保旧冷港的十字路口;同时他并命令安德森的第一军从托托波托莫伊河向右移动以支援骑兵。霍克师的先头旅也到达了十字路口,与巴特勒和菲茨休·李会合。 下午 4 点,北军托伯特和格雷格的骑兵师将南军从旧冷港十字路口赶走,并开始挖掘工事。然而随着南军霍克和安德森的部队不断涌入,北军骑兵指挥官谢里登少将开始担心并命令托伯特向老教堂撤退。 格兰特继续对旧冷港感兴趣,认为这是史密斯援军抵达的途径。他命令赖特的第六军从位于托托波托莫伊河的北军右翼向旧冷港十字路口移动,同时命令谢里登返回十字路口并“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其安全。 凌晨 1 点,托伯特回来了。他松了口气,因为南方军没有注意到他之前的撤退。

李将军计划在第二天(6月1日)早上使用他新集中起来的步兵对付旧冷港的北军骑兵部队。但他的部下没有正确协调。 安德森没有将霍克的师纳入他的进攻计划;而霍克误以为在第一军顺利发动进攻之前,他不能发起进攻。北军方面,赖特的第六军直到5月31日午夜过后才出发并需要行军 15 英里;史密斯的第十八军也被错误地派往几英里外帕蒙基河上的纽卡斯尔渡口,并没有及时到达旧冷港协助托伯特。

6月1日早上,安德森第一军的进攻协调不力,被北方骑兵的猛烈火力击退。 上午 9 点,赖特第六军的先头部队抵达旧冷港十字路口,但赖特决定推迟格兰特的进攻计划以等待史密斯的第 18 军到来。下午,史密斯的部队抵达并在第 6 军的右侧构筑工事。 下午 6:30, 格兰特原计划上午发动的进攻终于开始了。赖特的部队在梅卡尼克斯维尔路(Mechanicsville Road)以南几乎没有进展,最后因为猛烈的炮火而后退。该 路以北,埃默里·厄普顿准将(Brig. Gen. Emory Upton's)的旅也遭到了南军托马斯·L·克林曼(Brig. Gen. Thomas L. Clingman's)旅的猛烈射击而撤回了起点。在厄普顿的右侧,威廉·S·特鲁克斯上校(Col. William S. Truex)的旅通过一片沼泽密布、灌木丛生的峡谷,在南军战线的中部发现了一个缺口。 当特鲁克斯的人马冲过缺口时,克林曼调动两个团来应对他们。安德森也从预备队里面抽调了埃帕·亨顿准将(Brig. Gen. Eppa Hunton's)的旅来支援。 特鲁克斯旅三面被围,被迫撤退。

当战场南端的战斗持续进行时,北军汉考克、伯恩赛德和沃伦三个军团占据了一条向东南延伸至贝塞斯达教堂(Bethesda Church)的长达 5 英里的防线,与南军的A.P. 希尔、布雷肯里奇和厄尔利军团对峙。 在伯恩赛德第九军和沃伦第五军之间的交界,厄尔利军的两个师:罗伯特·E·罗德斯 (Robert E. Rodes)师在左边,约翰·B·戈登 (John B. Gordon)师在右边,于晚上 7 点发动试探性攻击。尽管取得了一些初步成功,两次攻击均被击退。

虽然 6 月 1 日的攻击没有成功,米德仍然乐观地认为南军此时已经疲于应对。如果他能够在适当的地点集结足够的兵力,那么 6 月 2 日早些时候的进攻可能会成功。 他和格兰特决定瞄准李将军位于旧冷港的右翼。 米德命令汉考克的第二军从托托波托莫伊河向东南转移,并占据赖特第六军左侧的位置。 一旦汉考克就位,米德就会从旧冷港发动攻击。北军用于进攻的三个军(汉考克的第二军、赖特的第六军和鲍尔迪·史密斯的第十八军)总计有 31000 人。 米德还命令沃伦的第五军和伯恩赛德的第九军在早上“不计一切危险”攻击李将军的左翼,以防止李将军从南军左翼调动部队来加固右翼。

汉考克的部队几乎整夜行军,到达阵地时已经疲惫不堪,无法在当天早上立即发起进攻。 格兰特同意让士兵们休息,并将攻击推迟到下午 5 点,然后又进一步推迟到 6 月 3 日凌晨 4 点 30 分。但是格兰特和米德没有下达具体的攻击命令,而是由军级指挥官们自行决定攻击地点,以及他们将如何相互协调。所有的高级指挥官都没有侦察过敌方阵地。

李将军利用北军的延误加强了防御:当汉考克离开托托波托莫伊河的阵地时,李将军也将布雷肯里奇的师转移到自己的最右翼;他还从 A. P. Hill 的第三军抽调部队,包括威廉·马洪(Brig. Gen. William Mahone)师和卡德摩斯·M·威尔考克斯(Brig. Gen. Cadmus M. Wilcox)师,前来支援布雷肯里奇;并命令菲茨休·李麾下的骑兵守卫南军的右翼。最终南军沿着低矮的山脊形成了一条长 7 英里的弯曲防线,左翼锚定在托托波托莫伊河(Totopotomoy Creek)上,右翼锚定在奇卡霍米尼河(Chickahominy River)上,使得任何侧翼行动都变得不可能。 李将军的工程师们有效地利用了他们的时间,建造了“战争中迄今为止最巧妙的防御配置”。

6月3日凌晨4时30分,北军三个军团开始在浓雾中前进。 南军的猛烈炮火很快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幸存士兵则被压制。 当天表现最出色的是北军左翼的汉考克第二军,他们突破了布雷肯里奇防线的一部分,并在肉搏战中将守军赶出了工事。 然而,附近的南军炮兵将这些工事变成了北军的死亡陷阱。 布雷肯里奇的预备队对这个来自弗朗西斯·C·巴洛准将(Brig. Gen. Francis C. Barlow)的师进行了反击并将他们赶走。 汉考克的另一个由约翰·吉本准将(Brig. Gen. John Gibbon)指挥的师在沼泽地里陷入混乱,无法在南军的猛烈炮火中前进。 吉本的一名手下抱怨缺乏侦察,他写道:“我们认为这是谋杀,而不是战争,或者至少是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

在中部地区,赖特的第六军仍未从 6 月 1 日代价高昂的冲锋中恢复过来。他们在南军猛烈的火力压制下几乎没有任何推进。在北军右翼,史密斯的部队穿过不利的地形前进,并被引导到两个峡谷中。 当他们出现在南军防线前时,步枪和大炮的火力将他们击倒。史密斯军面对的炮火比预期的要猛烈,这是因为他们右侧的沃伦第五军不愿前进,从而使得沃伦防区内的南军炮兵也集中攻击史密斯的部队。

战场北端唯一的活动是伯恩赛德的第九军。他于早上 6 点向当面的南军朱巴尔·厄尔利(Jubal Early)第二军发动了一次强大的攻击,压垮了南军的散兵。然而伯恩赛德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穿透了第一道防御工事,于是命令他的部队停止进攻并重新集结,并计划在当天下午继续前进。

早上 7 点,格兰特建议米德积极利用袭击中任何成功的部分。 米德命令他左翼的三个军立即发起攻击,不必顾及邻近军团的动向。 但所有人都已经受够了: 汉考克建议反对此举;史密斯称再次发动袭击是“肆意浪费生命”,并拒绝再次前进;赖特的手下增加了步枪火力,但仍留在原地。 中午 12:30 之前,格兰特承认他的军队已经完蛋了。 他写信给米德:“军级指挥官们认为,如果下令发起进攻,他们对成功并不抱有希望。因此您可以指示暂时停止进一步推进。” 据估计,此时北军的伤亡人数为 3000 至 7000 人,而南军的伤亡人数不超过 1500 人。

格兰特和米德决定不再对冷港的南军防线发起攻击。两军又在接下来的堑壕战中对峙了九天,有些地方相距仅数米。 战壕里炎热、尘土飞扬、环境恶劣,但战线之间的地带情况更糟。数千名受伤的北军士兵在没有食物、水或医疗援助的情况下遭受着可怕的痛苦。 格兰特不愿意请求正式休战以便抢救伤员,因为这将意味着他承认自己输掉了这场战斗。 从6月5日到6月7日,他和李将军跨越战线交换书面意见,但没有达成协议。当格兰特最终正式要求停止敌对行动两小时时,对于大多数不幸的伤员来说已经太晚了,他们现在已经成了浮肿的尸体。 格兰特因这一判断失误而受到了北方媒体的广泛批评。

冷港战役是李将军的北弗吉尼亚军团在战争期间取得的最后一场重大胜利。就伤亡而言,此役也是该军团最具决定性的一场胜利。 北军在 12 天的徒劳进攻中损失了 10000 至 13000 人。自 5 月初整场战役开始以来,北军的伤亡人数总计已经超过 52000 人,而南军的伤亡人数为 33000 人。战斗的失利沉重打击了北军剩余部队的士气。格兰特则因其错误的决定而被称为 “笨手笨脚的屠夫” 。在后来的个人回忆录中,他写道: “我终生都在为冷港的最后攻击行动感到遗憾。”

图片

图片

图片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牛大春
栋梁
帖子: 13268
注册时间: 2023-12-21
Has thanked: 961 time
Been thanked: 399 time

Re: Overland Campaign(合集)

#14

#14 帖子 牛大春 »

13: 跨越詹姆斯河(6.12 - 6.18)
冷港战役失利后,格兰特意识到他与李将军再次陷入僵局,而继续在冷港发动更多袭击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格兰特计划采取三项行动来取得一些进展。 首先,大卫·亨特少将(Maj. Gen. David Hunter)正在谢南多厄山谷(Shenandoah Valley)一带的作战中取得进展。格兰特希望通过截断南军的补给路线,迫使李将军向该地派遣增援部队。 其次,6月7日,格兰特派遣谢里登的骑兵部队去摧毁夏洛茨维尔(Charlottesville)附近的弗吉尼亚中央铁路。 第三,他计划进行一次秘密行动,从冷港的对峙前线撤军并渡过詹姆斯河(James River)。这将使北军可以绕过里士满,夺取南部的铁路枢纽彼得斯堡(Petersburg),进而达到孤立南方首都之目的。

李将军对前两项行动的反应正如格兰特所希望的那样。 他将布雷肯里奇的师从冷港撤出,派往林奇堡(Lynchburg)去抵挡亨特的进军。 6 月 12 日,他任命朱巴尔·厄尔利 (Jubal Early) 永久指挥南军第二军团,并将他们也派往谢南多厄山谷。 他派出三个骑兵师中的两个师去追击谢里登(参见特雷维利安车站之战,Battle of Trevilian Station)。

6月9日,米德下令部队在冷港后方修建一条新的壕沟,从埃尔德沼泽(Elder Swamp)向北延伸到艾伦米尔池塘(Allen's Mill Pond)。 6 月 11 日该项施工完成。米德下令于 6 月 12 日天黑后开始向詹姆斯河进军。6月12日夜幕降临,汉考克的第二军和赖特的第六军在新的战壕上就位。 沃伦的第五军清理了向南前进的道路,越过长桥(Long Bridge)和白橡树沼泽桥(White Oak Swamp Bridge),在里德尔商店(Riddell's Shop)东边占据了一个面向里士满的阻击位置。伯恩赛德的第九军和史密斯的第十八军则从原来的工事线撤退。与此同时,乔治·H·查普曼上校(Col. George H. Chapman)的骑兵旅没有跟随谢里登去突袭弗吉尼亚中央铁路,他们留下来掩护步兵部队并封锁了通往里士满的道路。 伯恩赛德的第九军向南行军,赖特的第六军和汉考克的第二军紧随其后。 史密斯的第十八军行进到帕蒙基河上的白房子,并于 6 月 13 日上午登上前往百慕大韩垂(Bermuda Hundred)的轮船。 他们于 6 月 14 日晚上抵达阿波马托克斯河(Appomattox River)上的 岩石角(Point of Rocks)。

就在李将军还没有察觉到格兰特的意图时,北军的工程师们在詹姆斯河上建造了整场战争中最长的浮桥。 它在深水中延伸 2200 英尺,从韦亚诺克(Weyanoke)到达风车角(Windmill Point)。 建造工作从6月15日下午 4 点开始,并在7小时后完成。 虽然格兰特的大部分步兵乘船渡河,但第九军、第六军的一个师、牲畜和补给车以及部分炮兵于 6 月 15 日至 16 日从浮桥上渡河。到 6 月 17 日上午, 超过100000人、5000辆马车和救护车、56000匹马和骡子以及2800头牛在没有惊动南军的情况下渡过詹姆斯河。

图片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牛大春
栋梁
帖子: 13268
注册时间: 2023-12-21
Has thanked: 961 time
Been thanked: 399 time

Re: Overland Campaign(合集)

#15

#15 帖子 牛大春 »

14: 突袭特雷维利安车站(6.11-12);圣玛丽教堂之战(6.24)
6 月 7 日,谢里登率领北军两个骑兵师前往袭击弗吉尼亚中央铁路并与亨特少将会合。由于炎热和潮湿的困扰,北军在头两天仅前进了约 40 英里。 6 月 8 日上午,南军侦察兵将谢里登的行动消息传给了骑兵高级指挥官韦德·汉普顿少将(Maj. Gen. Wade Hampton)。他正确地猜测到了北军的目标是位于戈登斯维尔(Gordonsville)和夏洛茨维尔(Charlottesville)的铁路枢纽,并且知道他必须迅速采取行动阻止威胁。 他的师和菲茨休·李少将的师于 6 月 9 日早些时候开始追击。虽然北军领先了两天,但南军路线较短并且更加熟悉地形。 到6月10日晚,两支军队已经各自在特雷维利安车站附近集结。 南军在卡彭特福特(Carpenters Ford)渡过北安娜河,并在克莱顿商店(Clayton's Store)周围扎营。

6月11日拂晓,汉普顿制定了一项计划:他将把他的师分散到通往克莱顿商店的两条道路上,并在十字路口处与敌人会合,将谢里登推回北安娜河。 汉普顿带着他的两个旅从特雷维利安出发,第三个旅则留在他的左边以防止侧翼袭击。 菲茨休·李指挥的另一个师奉命从路易莎法院(Louisa Court House)推进,构成右翼。 当南军开始进攻时,谢里登也开始了他的进攻。阿尔弗雷德·T·A·托伯特准将(Brig. Gen. Alfred T. A. Torbert)隶下的两个旅向特雷维利安车站推进,而第三个旅则向路易莎法院推进。 两军的第一次接触发生在特雷维利安路。马修·C·巴特勒准将的南卡罗来纳旅与韦斯利·梅里特准将的旅发生冲突。汉普顿命令士兵们下马,试图将北军散兵推回茂密的树林中。他预计菲茨休·李随时会从他的右侧加入战斗。 然而汉普顿寡不敌众,很快就被迫撤退。 最终,吉尔伯特·J·赖特上校(Col. Gilbert J. Wright)的旅加入了灌木丛中的近距离战斗。但几个小时后,他们也被北军骑兵推回到特雷维利安站的视线范围内。

在南军的右翼,菲茨休·李和前进中的乔治·A·卡斯旅发生短暂冲突。随后卡斯特率领他的旅沿着一条通往特雷维利安车站西南方向的道路前进。 他发现车站内完全无人看守,只有运输物资的火车:补给车、装有弹药和食物的沉箱以及数百匹马。 第五密歇根骑兵团随即占领了该地段,但是在追击逃跑的货车的过程中损失了一些自己的人员和大部分猎物,也使卡斯特与谢里登中断了联系。 赖特的一个团,佐治亚第七团,进入了卡斯特部队和特雷维利安站之间。 卡斯特命令密歇根第七旅发起冲锋将佐治亚人击退。 此时汉普顿已经得知了后方的威胁并派出了三个旅回防。 突然之间,卡斯特旅几乎被南军包围了,他的指挥范围在不断缩小,各个方向都遭受到南军的冲锋和炮弹袭击。 谢里登听到卡斯特方向的枪声,意识到他需要帮助。 他率领两个旅发起冲锋,将汉普顿的部队一路推回驻地,而第三个旅则冲向菲茨休·李暴露的右翼。 汉普顿被迫向西撤退,菲茨休·李则向东撤退,北军占领了特雷维利安车站。当天的战斗结束。

当晚,菲茨休·李向南机动,与特雷维利安站以西的汉普顿会合。 谢里登得知亨特将军并未按原计划前往夏洛茨维尔,而是前往了林奇堡。 他还收到情报称在韦恩斯伯勒(Waynesboro)附近发现了南军布雷肯里奇师的步兵,这有效地阻止了他进一步前进的机会,因此他决定放弃袭击并返回驻扎在冷港的主力部队。

6 月12 日,北方骑兵摧毁了特雷维利安车站、几辆火车以及车站两侧约一英里的铁轨。 下午 3 点左右,由于担心南军在他的侧翼附近盘旋, 谢里登派托伯特的师在戈登斯维尔和夏洛茨维尔公路上向西侦察。 他们发现汉普顿的全部部队在特雷维利安西北两英里处的一些圆木胸墙后面呈L形排列。 北军骑兵对“L”形的顶点和较短的一边发起了七次攻击,但都被击退,损失惨重。 菲茨休·李的两个旅转身对北军右翼发起猛烈反击。 战斗于晚上10点左右结束。 遭到重创的北军在深夜撤退。 这是整场战争中最血腥、规模最大的全骑兵交战。

特雷维利安站战役结束后,谢里登背负着众多伤员、大约500名囚犯和弹药短缺的重担,决定撤退。 他计划悠闲地行军返回冷港,因为他知道汉普顿将不得不跟随他,因此将被占用数天,而李将军在这段时间里将无骑兵可用。北军骑兵于 6 月 13 日开始返回。 他们在卡彭特福特(Carpenter's Ford)渡过北安娜河,然后沿着卡萨平路朝斯波西瓦尼亚法院方向行军。 6月16日,纵队穿过鲍灵格林(Bowling Green),沿着马塔波尼河(Mattaponi River)北岸行进,于6月18日到达国王和王后法院(King and Queen Court House)。

当谢里登的部队开始突袭特雷维利安车站时,格兰特的军队已经开始从冷港渡过詹姆斯河。 与此同时,格兰特下令将他的主要补给基地从帕蒙基河上的白房子迁至詹姆斯河上的城市角(City Point)。 谢里登得知位于白房子的补给站尚未被攻破,遂于6月19日将跟随他的伤员、战俘和非裔美国人护送至白房子,然后返回敦刻尔克(Dunkirk),在那里 他可以渡过马塔波尼河(Mattaponi River)。

汉普顿的南方骑兵离开特雷维利安车站后,沿着大致平行的道路跟随谢里登向南行进。6月20日,菲茨·李试图袭击位于白房子的北军补给站,但是谢里登的到来缓解了当地守军的压力。 6月21日,谢里登跨过帕蒙基河,率领900辆马车驶向詹姆斯河。 6 月 24 日,托伯特的师护送马车车队,而格雷格的师则沿着一条平行路线行进以保护北军右翼。 上午 8 点左右,格雷格的师将南军先头部队击退,并在撒玛利亚教堂(Samaria Church)西部构筑了阵地(北军报告中将此地误称其为圣玛丽教堂)。 下午 3 点到 4 点,南军汉普顿的五个旅攻击了格雷格的两个旅。 北军骑兵面临巨大压力,于是开始沿着通往查尔斯市法院(Charles City Court House)的道路撤退。

格雷格的师相对完整地逃脱了,补给车队也没有受到干扰。 遭到汉普顿骑兵的阻击后,谢里登于 6 月 25 日撤退,穿过查尔斯市法院到达杜泰码头(Douthat's Landing),在那里用平底船渡过詹姆斯河。 他的骑兵于 6 月 27 日和 28 日紧随其后过河。

南军骑兵试图再一次发动进攻,但鉴于北军力量仍然强大而放弃。之后汉普顿接到李将军的命令迅速前往彼得斯堡以应对针对该市南部铁路的威尔逊-考茨突袭(Wilson-Kautz Raid)。 同样是在 6 月 27 日至 28 日,他的部下在查芬崖(Chaffin's Bluff)的一座浮桥上渡过了詹姆斯河。

谢里登对特雷维利安车站的突袭取得了好坏参半的结果。 他成功地转移了南军对格兰特渡过詹姆斯河的注意力,但未能成功切断弗吉尼亚中央铁路这条通往南方首都的重要补给线。 他还遭受了相对较重的伤亡,并因战斗和中暑而损失了大量马匹。 然而谢里登声称他的袭击是不可否认的胜利。 他在 1866 年的官方行动报告中写道:“结果是不断取得成功,叛军骑兵几乎被彻底歼灭。我们随心所欲地行军;我们始终是攻击方,而且总是成功。”

汉普顿的骑兵对抗谢里登的结果也好坏参半,但总体上比谢里登的表现更为正面。 他成功地保护了弗吉尼亚中央铁路,并间接保护了里士满。 他在特雷维利安站的第二天和撒玛利亚教堂的作战中取得了战术胜利,但未能摧毁北军骑兵及其补给车队。 8 月,汉普顿被任命为北弗吉尼亚军团骑兵军司令,正式填补了这个自斯图尔特将军阵亡后一直空缺的职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牛大春
栋梁
帖子: 13268
注册时间: 2023-12-21
Has thanked: 961 time
Been thanked: 399 time

Re: Overland Campaign(合集)

#16

#16 帖子 牛大春 »

15: 兵临彼得斯堡(6.15-6.18)
6月15日,格兰特的大军开始通过浮桥渡过詹姆斯河,向彼得斯堡进发。彼得斯堡位于里士满以南的阿波马托克斯河(Appomattox River)上,是一座拥有 18000 人的繁荣城市,同时也是重要的十字路口和铁路交汇处。由于彼得斯堡是整个地区的主要补给基地和火车站,如果北军占领该市,将使李将军无法继续保卫南方首都里士满。 对彼得斯堡的攻击标志着格兰特的战略已经发生重大调整,从寻求在开阔地带击败北弗吉尼亚军团转变为夺取一个具有战略价值的地理目标,并最终将北弗吉尼亚军团围困在那里。 然而此时,李将军依旧认为格兰特的首要目标是里士满,因此只部署了 P.G.T 博勒加德将军(Gen. P.G.T. Beauregard)麾下的少量部保卫彼得斯堡。

彼得斯堡受到多道防御工事的保护,其中最外层被称为迪莫克防线(Dimmock Line),这是一条位于城市东部、由工事和战壕组成的防线,长 10 英里,有 55 个堡垒。该防线由前弗吉尼亚州州长亨利·A·怀斯准将(Brig. Gen. Henry A. Wise)指挥下的 2500名南军士兵防守。 尽管防御工事数量众多,守军数量的严重不足使得防线上有几个地方,骑兵可以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轻松穿过,直达城市的内防线。

由于在百慕大韩垂战役中表现不佳,格兰特选择了让本杰明·巴特勒(Benjamin Butler)麾下的詹姆斯军团(Army of the James)前往彼得斯堡。 6 月 14 日,他指示巴特勒增援由史密斯准将指挥的第十八军。此时该军的兵力为 16000 人,其中包括奥古斯特·考茨(Brig. Gen. August Kautz)的骑兵师。

6 月 15 日黎明后不久,鲍尔迪·史密斯和他的部下渡过了阿波马托克斯河。考茨的骑兵带头推进,在彼得斯堡东北部的贝勒农场(Baylor's farm)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据点。爱德华·W·辛克斯将军(Brig. Gen. Edward W. Hinks)的部下对南军发动了两次攻击并夺取了一门大炮,但整体推进被延迟。 史密斯在晚上 7 点左右才开始进攻。他部署了一条 3.5 英里长的强大突击线,迫使南军撤退到哈里森溪(Harrison's Creek)上一条较弱的防线。 尽管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而且前方是一座几乎没有设防的城市,史密斯还是决定等到黎明再继续进攻。 此时,第二军司令汉考克少将已抵达史密斯的总部。 汉考克向来行事果断并且军衔高于史密斯,但他对自己的命令和部队部署并不确定,于是一反常态地听从史密斯的判断,让部队等待。

博勒加德将军充分利用了额外获得的时间。 由于里士满方面没有对他的紧急增援请求作出回应,他单方面决定从百慕大韩垂撤掉防御,从而使罗伯特·霍克少将(Maj. Gen. Robert Hoke)和布什罗德·约翰逊少将(Maj. Gen. Bushrod Johnson)的两个师可以加入彼得斯堡的新防线。到 6 月 16 日早上,博勒加德已经在他的防线上集中了大约 14000 名士兵,尽管这与当面的 50000 名北军士兵相比依然相形见绌。

6 月 16 日,格兰特随伯恩赛德少将的第九军抵达,解决了汉考克命令中的混乱问题,并下令侦察防线上的薄弱环节。 在米德少将到来之前,汉考克临时指挥波托马克军团。他将史密斯的第十八军部署在右侧,他自己的第二军部署在中间,伯恩赛德的第九军部署在左侧。 汉考克的袭击于当天下午 5 点 30 分左右开始。 随着北军三个军团缓缓前进,博勒加德的部队进行了激烈的抵抗,并在被突破地段的后方竖起了新的胸墙。 米德将军抵达后,下令进行第二次攻击。弗朗西斯·C·巴洛准将(Brig. Gen. Francis C. Barlow)率领他的师前进并成功夺取了他们的目标,但南军的反击将他们击退并俘虏了大量战俘。该师的幸存者随即在南军工事的附近也挖掘自己工事。

6 月 17 日是北军无协调进攻的一天。黎明时分,伯恩赛德第九军的两个旅从左翼发起进攻。他们在罗伯特·B·波特将军(Brig. Gen. Robert B. Potter)率领下悄悄逼近南军防线并发动突然袭击。 这次进攻取得了最初的成功,占领了近一英里的南军工事并俘获了大约 600 名囚犯。但是当波特的部队向前寻找下一条防线的努力却失败了。下午 2 点,第九军的另外一个旅在约翰·F·哈特兰福特准将(John F. Hartranft)的带领下发起进攻;傍晚,詹姆斯·H·莱德利准将的师(Brig. Gen. James H. Ledlie)也发动进攻,但是都失败了。

6 月 17 日白天,博勒加德的工程师在迪莫克防线以西一英里处布置了新的防御阵地,南军在深夜进驻该防线。 到目前为止,李将军一直无视博勒加德的所有增援请求,但于 6 月 18 日凌晨 3 点开始派出由约瑟夫·B·克肖(Joseph B. Kershaw)少将和查尔斯·W·菲尔德(Charles W. Field)指挥的两个疲惫不堪的师前往彼得斯堡。随着这两个师的到来,博勒加德有了超过 20000 名士兵来保卫彼得斯堡。但是格兰特的部队也因为沃伦第五军的到达而得到了增强,共有 67000 名士兵。

6月18日上午,米德对他的军团指挥官们大发雷霆,因为他的军队未能占据主动,突破防守薄弱的南军阵地并夺取这座城市。 他命令整个波托马克军团攻击南方的防御工事。 北军的第一次进攻于黎明时分开始,由右翼的汉考克第二军和史密斯第十八军发起。 第二军惊讶地发现,他们在进攻南军迪莫克防线时取得了如此快的进展,却没有意识到博勒加德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经撤防了。 当他们遇到南军新构筑的第二条防线时,攻击立即被阻止,军团在南军猛烈的炮火下遭受了数小时的痛苦。

到了中午,另一次进攻计划已经制定出来。 然而此时李将军已经增援了博勒加德的部队。 当北军再次开始进攻时,李将军本人已经指挥了防御。 第九军团的奥兰多·B·威尔科克斯少将(Maj. Gen. Orlando B. Willcox)领导了新一轮的进攻,但该师在沼泽和开阔地中遭受了重大损失。 沃伦的第五军被来自里夫斯突出部(Rives's Salient)的致命火力阻止。 下午 6 点 30 分,米德下令发动最后一次进攻,但同样失败而且损失更为惨重。 其中缅因州第一重炮团在袭击中损失了 900 人中的 632 人,这是整个战争期间所有团级部队单场战斗损失最惨重的。

四天的攻击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北军伤亡人数高达 11386 人,南军伤亡约为4000 人。由于林肯总统在未来几个月面临连任选举,面对公众对伤亡数字的强烈抗议,米德将军命令他的军队固守阵地,开始了长达十个月的围攻。 始于莽原战役、历时一个半月的运动战阶段也就此结束。

图片

图片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牛大春
栋梁
帖子: 13268
注册时间: 2023-12-21
Has thanked: 961 time
Been thanked: 399 time

Re: Overland Campaign(合集)

#17

#17 帖子 牛大春 »

16: 后果与影响
陆路战役是南北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是最为血腥的作战行动,双方投入的总兵力高达18万左右(12万 vs. 6万)。北方联邦的伤亡约 55000 人(其中 7600 人阵亡),南方联盟的伤亡约 33600 人(其中 4300 人阵亡)。 虽然李将军的北弗吉尼亚军团绝对损失数字较低,但伤亡百分比(超过 50%)要高于格兰特的波托马克军团(约 45%)。由于南方联盟的兵源早已捉襟见肘,李将军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相反,格兰特的损失则可以通过持续的增援来弥补。

由于没有达成歼灭北弗吉尼亚军团的最初目标、并在作战行动中遭受多次挫折,此役后格兰特的个人声誉一度降至低谷。前线巨大的伤亡也沉重打击了北方的士气和战争决心,并使林肯总统连任的前景陷入危险。然而客观地说,格兰特在这次战役中采取了正确的策略:他所发起的连续机动作战大大压缩了北弗吉尼亚军团的战略空间,直至将其逼入困守孤城的窘境;此间格兰特也确实创造出了全歼南军的战机(攻陷未设防的彼得斯堡),只是由于军级指挥官们的迟疑和判断错误而功亏一篑。

南北战争以及稍后几年发生在欧洲大陆的普法战争,均可被视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曲。这是一个步兵枪械和炮兵火力飞速发展的时代,伴随而来的则是巨大的战争伤亡。由于缺乏快速有效的突击力量,进攻方往往要承受巨大的战术劣势。而一旦攻击失去冲击力,旷日持久的堑壕战几乎不可避免并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从这个角度上说,陆路战役和50年后的第一次马恩河会战颇有相似之处。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诚可谓也。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牛大春
栋梁
帖子: 13268
注册时间: 2023-12-21
Has thanked: 961 time
Been thanked: 399 time

Re: Overland Campaign(合集)

#18

#18 帖子 牛大春 »

17: 附记
1 Overland Campaign名称的由来
Overland Campaign的直译为陆路战役。这个名称的得来是相对于1862年3月至7月间由时任波托马克军团司令乔治·B·麦克莱伦少将(George B. McClellan)发起的半岛战役 (Peninsular Campaign)。半岛战役是东部战区的第一次大规模攻势,也是一次针对北弗吉尼亚军团的水陆协同作战行动。到了1864年格兰特和米德制定作战计划时,也面临着陆路或者水路的选项。最终格兰特和米德选择了以陆路进攻为主,即为陆路战役。

2 格兰特的1864年进攻计划
格兰特和林肯总统为1864年制定的进攻计划规模宏大。该计划的总体战略是从多个方向对南方邦联进行向心打击:格兰特、米德和巴特勒在里士满附近对抗李将军的北弗吉尼亚军团; 弗朗兹·西格尔 (Franz Sigel) 沿谢南多厄山谷向南进攻; 谢尔曼入侵佐治亚州,兵锋直指亚特兰大; 乔治·克鲁克 (George Crook) 和威廉·W·埃夫雷尔 (William W. Averell) 将针对西弗吉尼亚州的铁路补给线开展行动;纳撒尼尔·班克斯 (Nathaniel Banks) 则占领阿拉巴马州莫比尔(Mobile)。 这是北方联邦自开战以来首次在多个战区制定协调一致的进攻战略。

图片

图片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