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作者笔名冷血,是我每天都要看的足球评论员,他长居米兰,写国际米兰为主。奥运期间也写其他体育。。。。
奥运会结束后,一位思想里有某种钢印的同学发朋友圈表示:中国队的奥运战绩确实不错,但都是钱砸出来的,相比之下,还是西方国家自筹经费的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更能代表体育精神!
真的感到震惊。都2024年了,竟然还有人相信这种鬼话?高谈阔论之前,去看看外网,了解下情况,很难吗?
鉴于,相信这个观点的国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很多,那就谈一谈被很多人忽略的事实:对奥运选手进行经费支持,是各个体育强国都在做的事,那些说美国、澳大利亚选手都是“自筹经费”的,根本就是胡说八道,他们对奥运金牌战略的资金支持,才是世界顶级水平。
图片
据新华社介绍,2024年,国家对体育事业的财政拨款,是39.7亿人民币。
有些人,将这直接视作是“相当于1亿买1枚金牌”。
这是大错特错。
图片
上述经费不仅仅是用于奥运,也用于组织国内各种赛事,兴建各种场馆,进行各个项目的运动员培训,进行体育科研等等各种事业,只有一部分用于奥运备战——甚至奥运战略,都不是排序第一的大事,最重要的是“全民健身”,也就是为公众百姓提供更多用于健身的公共设施,和民间赛事。
未来,中国体育在不断提升成绩和国际竞争力的同时,还强调“多元化发展模式”,希望更广泛的社会各界参与进来,共同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这个大方向下,说“中国体育兴衰,吾等匹夫有责”,这是绝对没错的,但说“只有中国运动员才享受国家资助,别国都不是”,那就完全不对了。
图片
外国运动员真就自筹资金吗?显然不是。真的不是!
以与中国队并列金牌榜第一的美国奥运代表团为例。奥运结束后,美国奥委会官网(USOPC)就非常详细的刊载了每个运动员得到的经费支持,数百名运动员、数百家体育组织,家家有份。
是的,对于有些大球星——比如男篮那些名将来说——几十万、上百万美元津贴什么的,只是“小钱”。但美国代表团278名男运动员、314名女运动员,这么大的编制,整算下来,可就不是一笔小钱了。
根据美国奥委会的介绍,仅是冲击之前未夺冠的项目,奥委会就拨付了一笔2.3亿美元(约合16.4亿人民币)的巨额专项经费。这只是单单用于提升弱势项目的一项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美国队在巴黎奥运会上,在弱势项目取得突破更多,还是中国队突破更多呢?诸君见仁见智。
图片
了解美国体育的人都知道,美国奥委会拨付的经费已经非常惊人,但对于各运动队来说,这些只是小头。
更多的资金支持,来源比较多元化,绝大部分是各种“基金”或“智库”,而这些组织,又卷走多少的联邦或地方当局拨款,那三两句就说不清了。说到底,披个马甲、戴个白手套而已。
还有一些,比如财团支持,比如体育迷捐献,比如体育器材商、游戏业、制药行业的赞助,或是私人大佬基于各种目的的打赏……但万变不离其宗,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说到底,如果将体育视作一种产业,那么最终为美国奥运队买单的,还是美国的普罗大众。
图片
澳大利亚队更是如此。
澳大利亚体育大臣发布公告,以“Play Our Way Program”(推进我们的特别计划)为题,公布了奥运代表团的一项特别计划:所谓的WG计划(Women and Girs,女运动员),仅是提升女运动员的成绩,就拨款2亿澳元(约合9.47亿人民币)。澳大利亚队本次奥运会战绩出色,女运动员成绩尤其如此,也可以说,就是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图片
这只是澳大利亚拨付经费的很小一部分,根据ABC(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介绍,目前澳大利亚财政在体育领域的资金缺口,高达20亿澳元(94.7亿人民币)。钱花在何处?可以从金牌榜上找到答案。
图片
综上,要想在现代体育领域取得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运动员的苦练,也需要后勤、科技、医疗、器材、饮食等方方面面的支持,这都需要资金。因此,体育大国、强国资助运动员是普遍现象,而那些在这方面支持不足的代表团(比如没有获得金牌的某14亿人口的东方大国),成绩就不尽如人意。
别再说什么中国运动员获得纳税人支持,外国运动员都是自掏腰包的话了,真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