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2

其实张tom是北大培养的

发表于 : 28 3月 2024, 21:28
resso

他在普渡是读了个屁,后来的研究也是延续北大的领域。


Re: 其实张tom是北大培养的

发表于 : 28 3月 2024, 22:29
who
resso 写了: 28 3月 2024, 21:28

他在普渡是读了个屁,后来的研究也是延续北大的领域。

还真是,北大七年,学习数论,普渡六年,研究代数几何。成名作还是数论。

张益唐于1978-1982年间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读本科,又于1982-1985年间在北京大学继续修读硕士,师从潘承彪。


Re: 其实张tom是北大培养的

发表于 : 28 3月 2024, 22:34
who
resso 写了: 28 3月 2024, 21:28

他在普渡是读了个屁,后来的研究也是延续北大的领域。

再看莫宗坚写的声明,感觉这个人很差劲,他的声明还真不如不写,纯粹是曝光自己。


Re: 其实张tom是北大培养的

发表于 : 28 3月 2024, 23:00
resso

所以朱老师瞎比比


Re: 其实张tom是北大培养的

发表于 : 28 3月 2024, 23:05
shanghaibaba
who 写了: 28 3月 2024, 22:34
resso 写了: 28 3月 2024, 21:28

他在普渡是读了个屁,后来的研究也是延续北大的领域。

再看莫宗坚写的声明,感觉这个人很差劲,他的声明还真不如不写,纯粹是曝光自己。

张益唐的事情倒也算了。看不出来。
但是丘成桐的学生施皖雄,也是被莫总监坑了。
丘成桐嘴也很:“不晓得他给我学生灌了什么迷汤..."


Re: 其实张tom是北大培养的

发表于 : 29 3月 2024, 08:11
who
who 写了: 28 3月 2024, 22:34
resso 写了: 28 3月 2024, 21:28

他在普渡是读了个屁,后来的研究也是延续北大的领域。

再看莫宗坚写的声明,感觉这个人很差劲,他的声明还真不如不写,纯粹是曝光自己。

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事。
https://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5 ... uit-beauty
纽约客这篇关于张益唐的报道的作者是 Alec Wilkinson,他的侄女 Amie Wilkinson 是个一流的数学家,现在在芝加哥大学当教授

https://math.uchicago.edu/wilkinso/


Re: 其实张tom是北大培养的

发表于 : 30 3月 2024, 00:48
牛大春
resso 写了: 28 3月 2024, 21:28

他在普渡是读了个屁,后来的研究也是延续北大的领域。

张汤姆自己说过,唯一的母校是北大。


Re: 其实张tom是北大培养的

发表于 : 30 3月 2024, 04:32
Hof

人的认知,特别是对社会的认知,是递增的,有时甚至在某些阶段时成级数的发展;
试问,有多少人,读本科的时候,知道“百年树人”的本意?特别是在国内一路填鸭,书呆子式的读书方式。
其实大学更重要的,不是获得一个文凭,获得一个谋生的技能,而是培养了学习/求知的方法乃至人格/性格,成为终身的行为处事的方式。
我一直认为,读完PHD,其实不是仅仅成为某专业的expert,而是掌握了研究的方法,你可以在任何领域,假以时日,即使从头学医,也能有所建树。
而老张,就是循着这条路,出的成果。

resso 写了: 28 3月 2024, 21:28

他在普渡是读了个屁,后来的研究也是延续北大的领域。


Re: 其实张tom是北大培养的

发表于 : 30 3月 2024, 09:06
resso
Hof 写了: 30 3月 2024, 04:32

人的认知,特别是对社会的认知,是递增的,有时甚至在某些阶段时成级数的发展;
试问,有多少人,读本科的时候,知道“百年树人”的本意?特别是在国内一路填鸭,书呆子式的读书方式。
其实大学更重要的,不是获得一个文凭,获得一个谋生的技能,而是培养了学习/求知的方法乃至人格/性格,成为终身的行为处事的方式。
我一直认为,读完PHD,其实不是仅仅成为某专业的expert,而是掌握了研究的方法,你可以在任何领域,假以时日,即使从头学医,也能有所建树。
而老张,就是循着这条路,出的成果。

resso 写了: 28 3月 2024, 21:28

他在普渡是读了个屁,后来的研究也是延续北大的领域。

显然老张的研究方法也未必来之普渡


Re: 其实张tom是北大培养的

发表于 : 30 3月 2024, 13:33
shanghaibaba
resso 写了: 30 3月 2024, 09:06
Hof 写了: 30 3月 2024, 04:32

人的认知,特别是对社会的认知,是递增的,有时甚至在某些阶段时成级数的发展;
试问,有多少人,读本科的时候,知道“百年树人”的本意?特别是在国内一路填鸭,书呆子式的读书方式。
其实大学更重要的,不是获得一个文凭,获得一个谋生的技能,而是培养了学习/求知的方法乃至人格/性格,成为终身的行为处事的方式。
我一直认为,读完PHD,其实不是仅仅成为某专业的expert,而是掌握了研究的方法,你可以在任何领域,假以时日,即使从头学医,也能有所建树。
而老张,就是循着这条路,出的成果。

显然老张的研究方法也未必来之普渡

不是未必,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