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汽车主导全球市场,美国与加拿大因何例外?
在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峰会开幕前一个月,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出席了位于原福特汽车制造厂旧址的一座新巨型工厂的落成典礼。
这座位于巴西巴伊亚州卡马卡里的新工厂,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在全球各地建设的众多工厂之一。
比亚迪的身影也出现在正在巴西贝伦举行的第30届联合国气候大会(COP30)之上——它与另一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共同担任本届峰会的赞助商。
此次赞助只是中国在绿色科技领域投资在联合国最高气候会议上产生影响的众多方式之一。中国官方的参会代表团由789人组成,人数仅次于巴西的3805人。
这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美国联邦政府并未派出官方代表团参会。加州州长加文·纽森在峰会上发表讲话,指责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将未来拱手让给中国”,并让加州等州来承担责任。
“中国来了。只有一个国家没来:美利坚合众国”,纽森这样说道。特朗普曾称对气候变化的担忧是“骗局”和“阴谋”。
但是本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并非唯一一个体现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分歧的场合。
回到美国及其邻国加拿大,旨在惩罚中国电动汽车的贸易壁垒使得这些汽车在当地的售价远高于制造商的预期。
这些关税是美国前总统乔·拜登执政时期遗留下来的政策,使得北美在电动汽车主导全球市场的当下显得格格不入。
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究竟占据怎样的主导地位?
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乔尔·耶格尔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彻底颠覆了汽车市场”。
耶格尔表示,中国“在五年前几乎还算不上一个主要参与者”,而如今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按数量计)”。
根据国际能源署提供的数据,中国在2024年生产了1240万辆电动汽车,占去年全球1730万辆电动汽车总产量的70%以上。
其中,中国出口了约125万辆汽车,占全球出口总量的40%,而其余绝大多数中国制造的汽车则在国内销售。
耶格尔表示,这种主导地位是建立在“中国为发展本国产业而实施的补贴政策”之上的。“我认为这是中国为促进自身经济增长和实现脱碳目标而采取的一项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但在美国或者加拿大的街头,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仍然相对少见。
为什么中国产电动汽车在美国和加拿大价格较高?
耶格尔认为,“高额”关税意味着在美国和加拿大几乎不可能买到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
他补充道:“在去年,美国和加拿大都对电动汽车征收了超过100%的关税,几乎等同于完全禁止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额进口关税的政策是在民主党人拜登执政期间出台的。拜登大力倡导可再生能源,这与特朗普截然不同,特朗普曾承诺打压可再生能源,并“疯狂钻探”石油。
2024年9月,在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一个月之后,加拿大也采取了同样的关税措施。
这就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售价为3万美元的汽车,在美国或加拿大的实际售价至少为6万美元。这使得即使是价格更低的中国车型也难以与美国高端电动汽车竞争——后者的平均零售价约为5.5万美元。
这些关税以及其他美国政策,导致中国制造商至今仍未在美国设立生产基地。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阿迪苏·拉什特夫告诉半岛电视台,高额关税与加拿大设定的到2035年全面过渡到电动汽车的目标相冲突,而且由于加拿大与美国密切的贸易关系,其情况也更加复杂。
拉什特夫表示:“问题在于,第一,我们目前正与美国进行非常复杂的贸易谈判;第二,我们的供应链也高度一体化。许多美国制造商都在这里,而加拿大公司主要担任供应商。”
但尽管在美国境内几乎不可能买到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耶格尔表示,这并不意味着北美完全错失了引进中国新技术的机会。
他指出,“例如,美国从中国进口大量电池。事实上,美国是仅次于德国的全球第二大锂离子电池进口国”,“所以,他们把这些技术用在了美国制造的电动汽车上”。
美国制造商也在生产更大的汽车,包括纯电动皮卡 (美联社)
在哪里可以买到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
耶格尔表示,与美国和加拿大相比,许多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更加开放。
“你会看到不同国家的反应各不相同,这取决于他们与中国的关系,但主要取决于他们国内的汽车制造业规模”。
拉什特夫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包括比亚迪以及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在内的中国出口商“正瞄准许多新兴和发展中国家”。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在交通运输领域,至少在全球南方,能源转型的速度远快于北美。”
耶格尔表示,欧洲的许多国家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低于美国和加拿大),原因是他们认为中国存在不公平竞争行为。
虽然比亚迪在日本、匈牙利、印度和巴西都建有工厂,但其最大的市场仍然在中国国内。比亚迪于1995年在深圳成立。2024年,比亚迪售出的427万辆电动汽车大部分被中国消费者购买。比亚迪还在加利福尼亚州兰开斯特设有生产基地,主要生产电动巴士和电池,但不生产汽车。
在中国,本土市场的增长部分得益于政府的激励措施。政府还将电动汽车视为其降低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空气污染战略的一部分。
中国消费者受益于政府的政策,包括获得新技术。例如,比亚迪在3月份宣布推出的新型电池,承诺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达400公里,目前其仅面向中国大陆客户开放预订。
因竞争和关税被美国市场拒之门外: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竭力拓展全球市场【英语视频】
电动汽车有多贵?
在过去,电动汽车比汽油或柴油汽车更贵。但根据国际能源署提供的数据,由于燃料和维护成本降低,电动汽车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持有成本现在已经低于燃油汽车。
不过,购买电动汽车通常仍然更贵。
而这正是中国对制造商的补贴发挥作用的地方。国际能源署发现,中国电动汽车的价格与汽油和柴油汽车的价格相近。其一半的电动汽车售价低于3万美元,而且市面上有很多价格较低的车型可供选择。
相比之下,国际能源署指出,在美国和欧洲,“可供选择的电动汽车主要集中在价格更高的高端车型上”。
在拜登执政期间,美国试图提振国内电动汽车产业,同时努力减少该行业对中国的依赖。
拜登的《通货膨胀控制法案》为不使用任何中国零部件的美国制造商提供了激励措施。该法案还为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了补贴,但这些补贴在很大程度上已被特朗普于今年7月生效的“大而美法案”所推翻。
尽管如此,即使是在拜登时代的激励措施之下,到2024年,在美国售出的汽车中也只有十分之一是电动汽车,而中国在去年售出的新车中有超过一半都是电动汽车。
南非开普敦的电动公交车正在充电 (美联社)
不仅仅是汽车
虽然电动汽车在可持续交通领域占据了大部分新闻头条,但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转向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电动摩托车、电动公交车,甚至电动火车。
耶格尔表示,即使是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滑板车和两轮车的数量也出现了显著增长。
根据经济复杂性观察站提供的数据,在截至2025年9月的12个月内,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5亿美元的电动两轮车,较上一年增加了2.75亿美元,增幅超过20%。专家们表示,这是因为滑板车比汽车便宜,而且美国对中国电动滑板车征收的关税也低于电动汽车。
与此同时,越南政府宣布,为治理当地空气污染,将从明年7月起禁止汽油动力摩托车在其首都河内市中心行驶。
据国际能源署称,在包括丹麦、芬兰、荷兰和挪威在内的欧洲国家内,目前约有40%的公交车是电动公交车。
中南美洲的电动巴士销量也有所增长。例如,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墨西哥“2024年电动巴士销量将占所有巴士销量的近18%,而在2023年,这一比例仅略高于1%”。
然而,美国在这方面仍然举步维艰。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领先的电动巴士制造商破产,以及另一家公司在遭受持续亏损后停止在美国市场的生产,美国的电动巴士销量在2024年出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