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被普遍忽略的一大好处
噪声低,零排放。
今年夏天回去,明显感觉我们那个黄泛区小县城安静了很多,也闻不到机油味了。
噪声低,零排放。
今年夏天回去,明显感觉我们那个黄泛区小县城安静了很多,也闻不到机油味了。
电驱动的车不是啥新玩意儿,第一辆原型车出现时,中国还是满清道光帝年间,鸦片战争还没有爆发呢。
AI 总结
电动汽车(电瓶车)长期与汽油车(内燃机车)展开激烈竞争**,甚至在某些时期和市场占据上风。这段历史常被遗忘,因为最终汽油车在20世纪20年代后主导市场,但早期电动车并非“失败者”,而是主流选择之一。下面系统梳理这段竞争史。
| 时间 | 事件 | 意义 |
|---|---|---|
| 1830s | 苏格兰发明家罗伯特·安德森制成第一辆电动车原型 | 技术萌芽 |
| 1881年 | 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制成可实用电动三轮车 | 首次商业化尝试 |
| 1897年 | 纽约市出现电动出租车队(Electric Vehicle Company) | 全球最大车队,峰值超2000辆 |
| 1899年 | 比利时电动车“La Jamais Contente”打破陆地速度纪录(105 km/h) | 证明电动车可高性能 |
| 1900年 | 美国注册汽车中:38% 电动车,40% 蒸汽车,仅22% 汽油车 | 电动车市场占比最高 |
数据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1900年汽车登记统计
| 维度 | 电动车 | 汽油车 |
|---|---|---|
| 启动 | 按开关即走 | 需手摇曲柄(危险、费力) |
| 噪音/污染 | 安静、无废气 | 噪音大、冒黑烟 |
| 操作 | 简单(适合女性) | 复杂(换挡、离合) |
| 维护 | 少机械部件 | 易故障、需频繁保养 |
| 适用场景 | 城市短途、出租车、医生用车 | 长途、乡村 |
1900年代,许多医生、贵妇、上流社会人士首选电动车(如Detroit Electric、Baker Electric)。
| 年份 | 事件 | 对竞争的影响 |
|---|---|---|
| 1908年 | 福特T型车量产($850 → 后降至$300) | 汽油车价格暴跌,电动车仍需$2000+ |
| 1911年 | 查尔斯·凯特林发明电启动器 | 消除手摇曲柄痛点,汽油车易用性大增 |
| 1912年 | 美国公路网扩展,加油站兴起 | 汽油车续航(300+ km)碾压电动车(50–100 km) |
| 1914年 | 铅酸电池技术停滞 | 电动车续航/重量比无突破 |
1912年:美国电动车销量达3.4万辆(历史巅峰),但同年T型车年产17万辆。
| 年份 | 电动车注册量(美国) | 汽油车注册量 | 占比对比 |
|---|---|---|---|
| 1910 | ~ 6,000 | ~ 18,000 | 25% vs 75% |
| 1915 | ~ 30,000(累计) | ~ 250,000 | 10% vs 90% |
| 1920 | 几乎停产 | 超800万辆 | <1% |
| 因素 | 说明 |
|---|---|
| 电池技术瓶颈 | 铅酸电池重(占车重30%)、续航短、充电慢(需6–8小时) |
| 基础设施缺失 | 无家用充电桩,城市外无电 |
| 规模经济 | 福特流水线让汽油车成本降至1/5 |
| 石油基建崛起 | 得克萨斯油田(1901)→ 汽油廉价,加油站遍布 |
| 文化转变 | 男性主导汽车文化,追求“速度与力量” |
亨利·福特妻子克拉拉·福特开的就是Detroit Electric,但福特本人推T型车。
| 阶段 | 电动车地位 |
|---|---|
| 1890s–1900 | 技术先锋,城市宠儿 |
| 1900–1912 | 市场主流,与汽油车五五开 |
| 1913–1920 | 快速衰退,被汽油车碾压 |
结论:
1920年之前,电动车不仅是汽油车的竞争者,甚至在城市交通中更受欢迎。其衰落不是技术“劣势”,而是电池、成本、基础设施三重制约,加上福特式工业化的冲击。
参考文献:
别忘了Also(lease)FSD
加油不比充电费事。开车出远门,如果是电车的话你时不时担心电没了,但汽油车就没有这个隐忧。在盛夏、寒冬季节制冷、取暖更是导致电池续航能力大大降低。
一辆大车,一辆小电车挺好的
每年去换机油什么的也很烦啊,除非把修车当成爱好。
张爱玲当年在上海就坐电车,我小时候也经常坐。
所以看一帮人天天迷电车,一个词马上出来:
乡虾宁!
疯了啊?3个月开一万?! 除了最前面几次,我都是1万到一万5换油,full synethe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