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1

BBC:格力不用海归:从精英到“间谍”,中国留学生是否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发表于 : 14 5月 2025, 07:37
usmajia

4月22日,中国格力电器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成功连任董事长的董明珠语出惊人。她穿着黑西装,坐在台上谈到人才标准。她说:“(格力)绝不用一个海归派,因为海归派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留学归国的人在中国被称为“海归”。疫情后这个群体人数急增,根据中国科技部的说法,2021年回国的人超过100万。

董的说法如何解读,各有看法。但崔大伟(David Zweig)觉得重点在后面一句:“最好就是安全、be safe(小心一点)!像董说的:我们不知道他们(海归)是不是特务,那不知道,最容易就是不用他。”

中国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开放留学。40多年过去,从被称呼为“精英”,到被怀疑是“间谍”,中国对留学生的态度显然发生了变化。今年48岁的高鹏,是一名在德国留过学的海归。他向BBC中文感慨,“可能你往前推十年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在他看来,在地缘政治对立的当下,留学生无奈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图片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中国格力电器集团董事长董明珠。

“大家都希望去美国看一看”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根据全球化智库(CCG)《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3-2024)》数据,留学人员从1978年起为计,累计超过800万人。

精英不断出去,但回来的人却很少。

根据全球化智库的统计,与该年出国留学人数相比,2000年回国人员占38%,到2008年仅占28%。像高鹏一开始也想留在德国,“学习的东西感觉跟德国当时的应用更契合一些吧。”

但这跟中国政府希望人才回流的设想不一样了。崔大伟说,“中国一直有这个问题,一直都有很多人不愿意或是担心回来”。

面对人才流失,中国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包括给予海归创业启动基金、重金礼聘学者,特别在2008年推出“千人计划”。但崔大伟后来研究发现,回国的科研学者又不适应国内的官僚作风,也厌倦复杂的人事和权力关系,总是留不长。

不过,崔大伟很快就发现,习近平上台之后,随着国际形势转变,中国对留学生的角色和态度开始有所不同。

图片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留学人员至今累计超过800万人。

夹在中间的人

针对留学生,中国从1993年开始一直有一套十二个字的指导思想:“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崔大伟说,习近平上台后补充了四个字:“发挥作用”。发挥作用是什么意思?崔大伟说,“他没说出来”。

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上提到,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表示中央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者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过去,中国一直强调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但在崔大伟看来,习近平现在“无所谓”了。

“(留学人员)长期回来也有一个问题,这些人长期住在国外,受了西方的教育、社会影响,”崔大伟说,“最近几年,中国更害怕国家安全的问题。”

在董发表言论的数天后,5月1日,美国中情局(CIA)发布两段宣传影片,鼓励对中国政府感到不满的官员成为间谍,提供机密。影片旁白说,“你的命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

图片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上提到,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

过去,留学的人在中西方之间的一条纽带上走动——现在两端震动,纽带变得脆弱,站在上面的人不知逃向哪方。

在美国,2016年特朗普入主白宫后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2018年,美国司法部启动“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打击经济间谍活动,部份华裔学者被调查逮捕起诉。到了2025年,开展第二任期的特朗普又以国安考量为由,大规模收紧或取消留学生签证。

但在中国,或许是嗅到国家的大方向,一些体制内部、企业也作出改变。

“我们以前认为最有价值的人,是住在两个地方、了解两个国家的情况、可以用西方的科技发展、创业,这些人应该是最好的人。”但这个身份正在遭遇挑战和改变。

针对董明珠的言论,有网友曾在知乎上发问:“她该不该道歉?”一则得到四千多个赞的留言这样回答:“中美必然完全脱钩的大势之下,夹在中间的人必然会被挤压生存空间。”它形容,“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图片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根据中国世界青年峰会和招聘平台“猎聘”发布的调查报告,2023年有17.73%的留学生打算毕业后考公务员。

自主创新的中国,还需要“海归”吗?

目前大概只有1100名美国大学生在中国留学。“英文有一个说法,cut off your nose to spite your face(跟自己过不去),”崔大伟说,“中美关系没有这样的人,我认为是一个不好的事情。”崔大伟是加拿大人,他觉得自己留学生的身份,带给自己很多跟人交流的机会,而这些机会对国家之间理解彼此很重要。

图片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近年来,中国不断强调自主创新,有人认为中国的“往内收”、减收国际交流生,是在体现出自信。

“海归”还有什么优势?

近年来,中国留学热潮开始回落,“海归”大增。根据中国教育部数据,2020年海归人数为77.7万,首次超过留学的45.9万人。而到了2021年,海归人数更超过104万。

不断扩大的还有中国应届毕业生——随着大学扩招,2021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已高达909万人。在就业场域上,海归要和大量国内精英一同竞争,他们对自身定位有了变化。

一开始听到国行不招留学生的消息时,陈剑说第一下感觉是被歧视了。但他后来思忖,觉得还是竞争者太激烈,“清华北大的都顶破了头,就没有必要为留学生再开这个口子”。

他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读完两年研究生后,在2022年回国,目前在百度负责金融体系方面的工作。尽管这家大学QS排名32,陈剑也不觉得海归的身份带给他优势。“MIT(麻省理工学院)的话可能还是有一些闪光点,我的两个学校大家都没听说过,知道也记不住,”他认为,“这是一个劣势”。

刚改革开放后,学生大多拿着奖学金出国,被视为精英尖子。但出国留学变得容易,学位的含金量变相稀释。有支持董明珠言论的留言认为,现在的海归是一群“国内学习成绩平平却有钱的公子小姐”,“不是以前的海归”。

那么海归在这个时代还有什么优势?

张妮认为如果工作是对外相关的,国际背景、视野还是有它的优势。但是这个优势或许在慢慢减少,“国内已经一直在强调‘内循环’经济模式,很多产业减少与国际市场的依赖,自然所在岗位就不那么需要有国际背景的人。”


Re: BBC:格力不用海归:从精英到“间谍”,中国留学生是否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发表于 : 14 5月 2025, 11:15
cjch

给海归的敲个警钟,挺好的


Re: BBC:格力不用海归:从精英到“间谍”,中国留学生是否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发表于 : 14 5月 2025, 13:05
枫林晓1

好日子过去了。剩下的都是挑战啊。儿子找女朋友。大学四年。不知道让不让回国找。国产靓女。


Re: BBC:格力不用海归:从精英到“间谍”,中国留学生是否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发表于 : 14 5月 2025, 13:21
Leuning

这如果放在米国,说这话的会被辞退,有可能吃官司。
公司也可能吃官司。是法律规定范围内的discrimination.


Re: BBC:格力不用海归:从精英到“间谍”,中国留学生是否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发表于 : 14 5月 2025, 17:04
dragonfly

“网络上有人整理,格力在2023年经历两宗泄密事件,泄密者均有留学背景。”

泄露美国企业秘密的留学生更多吧?总体比较中国肯定是赚了。


Re: BBC:格力不用海归:从精英到“间谍”,中国留学生是否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发表于 : 14 5月 2025, 18:52
Lilyamao
Leuning 写了: 14 5月 2025, 13:21

这如果放在米国,说这话的会被辞退,有可能吃官司。
公司也可能吃官司。是法律规定范围内的discrimination.

现在的米国是川普的米国,歧视合法

我们女儿的学校,以前厕所里悄悄画个纳粹符号,全校通报,如临大敌

现在课堂上学生大大方方画,老师不敢说,怕被告妨碍言论自由

我家妞说老师现在都不管,她骂川粉娃们:go to the hell, go death什么的,老师也当没听见

但不能骂stupid , 说这个算歧视


Re: BBC:格力不用海归:从精英到“间谍”,中国留学生是否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发表于 : 14 5月 2025, 19:08
Lilyamao

不过这个格力老总也是川普一路货色

她并不是对海归有意见,而是格力空调现在主要市场就在中下层,中产以上都有空调了

这么一说,底层老百姓高兴,多少广告都换不来


Re: BBC:格力不用海归:从精英到“间谍”,中国留学生是否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发表于 : 14 5月 2025, 20:52
Leuning
Lilyamao 写了: 14 5月 2025, 18:52
Leuning 写了: 14 5月 2025, 13:21

这如果放在米国,说这话的会被辞退,有可能吃官司。
公司也可能吃官司。是法律规定范围内的discrimination.

现在的米国是川普的米国,歧视合法

我们女儿的学校,以前厕所里悄悄画个纳粹符号,全校通报,如临大敌

现在课堂上学生大大方方画,老师不敢说,怕被告妨碍言论自由

我家妞说老师现在都不管,她骂川粉娃们:go to the hell, go death什么的,老师也当没听见

但不能骂stupid , 说这个算歧视

米国确实恶化。但还是比中国強,毕竟有法律保护。


Re: BBC:格力不用海归:从精英到“间谍”,中国留学生是否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发表于 : 14 5月 2025, 21:34
牛大春

在美国不让买房租房,回中国被当成是间谍。还让不让人活了??


Re: BBC:格力不用海归:从精英到“间谍”,中国留学生是否成了时代的牺牲品?

发表于 : 15 5月 2025, 02:26
Hof

其实就是3点警示:

  • “指鹿为马”: 董明珠,作为民企资本家,为皇上背书表忠心,是在大环境下的求生欲而已;
  • 习近平开启 “文革” 时代: i.e. 抛弃“韬光养晦” 和“ 改革开放” ,进入“闭关锁国” & “政治统帅”的红卫兵时代 ;
  • 对于留学生,特别是哪些以为留学可以“镀金” 乃至 阶级跃迁的“ 先富起来的一代,打回原形! i.e.没有权贵后台,回国也还是P民。
usmajia 写了: 14 5月 2025, 07:37

...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