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现史无前例“科学家红利” 催生全球独一无二产业

版主: who

回复
内容
作者
usmajia
常客
帖子: 320
注册时间: 2024-02-05
Has thanked: 10 time
Been thanked: 25 time

中国将现史无前例“科学家红利” 催生全球独一无二产业

#1

#1 帖子 usmajia »

文章来源: 观察者网 于 2025-03-31 08:24:4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图片

作者为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毛克疾。

最近和哈佛商学院、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很多老师、同学都谈及这个问题,发现他们很多人对“中国红利”的理解还是和几十年前一样。这样的陈旧看法自然无法全面准确完整理解今天的中国。

那么,如今我们要说的“中国红利”到底意味著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掰开细说的问题,至少有四个方面。

图片

中国工厂。(视觉中国)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展现的是流水线“普通工人红利”,很短时间内就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加工制造业,背靠几乎无限供给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通过“两头在外”模式,单枪匹马把全球用工成本维持在低位十几年。

很遗憾,大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红利认知还停留在这个位面,认为中国只能开发“人矿”,搞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西方资本和技术一撤走,中国就玩完。

后来,中国展现了“技术工人红利”,形成了全球最大的一般制造业。从机电产品到重化工产品,无数产业集群构成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彼此又形成密切的协作,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和综合性价比的控制能力全球无出其右。这就是中国经济目前最明显的护城河——在要素成本攀升的背景下,中国还能够维持电脑、手机、汽车等产品的制造优势,这就是最大的原因。

认识中国在这个位面的优势的西方人已经不多。这些人要么变成了铁杆“中吹”,惊歎中国产业深度和优势稳固,要么就变成了死硬“中黑”,领教了中国的恐怖,惊呼再不搞“中国+1”,西方产业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图片

《黑神话 悟空》由杭州企业“游戏科学”研发,是中国首部3A游戏大作。(视觉中国)

现在,中国正在涌现的是“工程师红利”,逐步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新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几乎已把所有符合新质生产力定义的产业赛道都佔满:可再生能源、电动车、无人机、动力电池、机器人等硬件几无悬念,就算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游戏、动画这样的“偏软产业”也会马上迎来爆发。此外,一些长期被卡脖子的产业,包括芯片和大飞机,中国获得突破也只是时间问题。

背后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创新产业的本质属性都是“工程密集型”——光有资本不够,光有人力也不够,有资本有人力还是不够,最后还需要大量的应用场景反覆进行试错和迭代,才能通过海量工程环节推动产业进步、产品升级。这样的条件目前只有中国具备。

西方有资本,也可以吸引到全球人才,但是生产应用场景远少于中国,这就注定了他们未来难以媲美中国的产业科技优势,而且越到后期越难追赶。认识到这一点的西方人基本都已经peace & love了,因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对中国产业科技的主题只有一个:合作。

未来,中国必然会出现史无前例的“科学家红利”,催生全球独一无二的未来产业,比如可控核聚变。如图所示,最新公佈的自然指数排名就可见一斑:前10的机构中来自中国的机构佔了9席!(编按:应为8席)这归根到底是中国科技人口的规模和中国科研投入的强度发生了共振:千万级别的科研人口彙集十万亿美元级别的研发经费,自然产生海量的科研成果,这非常符合投入产出规律。

图片

最新公佈的自然指数排名。

中国自然科学、基础科研能力快速提高,未来人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科学领域的突破更有可能出现在中国。这将不会局限于单纯的工程优势,而很可能是0到1的原创突破,很多方向和内容现在甚至无法准确描述。

最厉害的是,普工红利、技工红利、工程师红利、科学家红利虽然出现时间有先有后,但绝不是竞争关係,更不是互斥关係,而是协作关係。科技突破可以通过工程优势转化为产品,再通过产业优势完成大众化市场化,构成了从前沿科技到日常生活的完美链路。

十多亿人+社会主义+工业化智能化,注定爆发出史所未见的天量生产力,代表了地球文明的最高水平。这时候中国必然可以为人类繁荣进步做更大的贡献,这可能才是“中国红利”的真正含义。

头像
牛河梁
中坚
帖子: 1986
注册时间: 2024-01-08
Has thanked: 110 time
Been thanked: 234 time

Re: 中国将现史无前例“科学家红利” 催生全球独一无二产业

#2

#2 帖子 牛河梁 »

usmajia 写了: 31 3月 2025, 13:03

未来,中国必然会出现史无前例的“科学家红利”,催生全球独一无二的未来产业,比如可控核聚变。

没有看到有什么“必然”的证据。“可控核聚变”中国也并不领先。更别说买提不看好“可控核聚变”。

Lilyamao
精英
帖子: 9040
注册时间: 2023-12-24
Has thanked: 104 time
Been thanked: 491 time

Re: 中国将现史无前例“科学家红利” 催生全球独一无二产业

#3

#3 帖子 Lilyamao »

I believe it

加上美国出了一批反对科学的管理层

美国以后就拉垮坝

shepherd17
精英
帖子: 2575
注册时间: 2023-12-24
Has thanked: 478 time
Been thanked: 470 time

Re: 中国将现史无前例“科学家红利” 催生全球独一无二产业

#4

#4 帖子 shepherd17 »

牛河梁 写了: 31 3月 2025, 13:07

没有看到有什么“必然”的证据。“可控核聚变”中国也并不领先。更别说买提不看好“可控核聚变”。

我认为“可控核聚变”远比“高温超导”更靠谱。中国已经实现长达17分36秒“可控核聚变”,这是世界最高纪录:
https://www.guinnessworldrecords.com/wo ... rovince%2C

头像
牛河梁
中坚
帖子: 1986
注册时间: 2024-01-08
Has thanked: 110 time
Been thanked: 234 time

Re: 中国将现史无前例“科学家红利” 催生全球独一无二产业

#5

#5 帖子 牛河梁 »

这是等离子体。温度不高不说。和可控核聚变距离几万光年。

shepherd17 写了: 31 3月 2025, 13:40
牛河梁 写了: 31 3月 2025, 13:07

没有看到有什么“必然”的证据。“可控核聚变”中国也并不领先。更别说买提不看好“可控核聚变”。

我认为“可控核聚变”远比“高温超导”更靠谱。中国已经实现长达17分36秒“可控核聚变”,这是世界最高纪录:
https://www.guinnessworldrecords.com/wo ... rovince%2C

shepherd17
精英
帖子: 2575
注册时间: 2023-12-24
Has thanked: 478 time
Been thanked: 470 time

Re: 中国将现史无前例“科学家红利” 催生全球独一无二产业

#6

#6 帖子 shepherd17 »

牛河梁 写了: 31 3月 2025, 14:24

这是等离子体。温度不高不说。和可控核聚变距离几万光年。

温度已经够高的了,7千万摄氏度,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5倍。On 30 Dec 2022 the reactor maintained fusion at 70 million degrees celsius for 17 minutes 36 seconds.

可控核聚变的最终目标是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维持核聚变所需提供的能量。这个目前已经可以做到秒级。https://en.wikipedia.org/wiki/Fusion_energy_gain_factor

jack12345
精英
帖子: 2783
注册时间: 2024-01-11
Has thanked: 61 time
Been thanked: 147 time

Re: 中国将现史无前例“科学家红利” 催生全球独一无二产业

#7

#7 帖子 jack12345 »

shepherd17 写了: 31 3月 2025, 13:40

我认为“可控核聚变”远比“高温超导”更靠谱。中国已经实现长达17分36秒“可控核聚变”,这是世界最高纪录:
https://www.guinnessworldrecords.com/wo ... rovince%2C

shepherd17 写了: 31 3月 2025, 14:37

温度已经够高的了,7千万摄氏度,约是太阳核心温度的5倍。On 30 Dec 2022 the reactor maintained fusion at 70 million degrees celsius for 17 minutes 36 seconds.

可控核聚变的最终目标是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维持核聚变所需提供的能量。这个目前已经可以做到秒级。https://en.wikipedia.org/wiki/Fusion_energy_gain_factor

我还是那句老话,少看简中新闻,看多了智商会下降的

中国的所谓可控核聚变新闻 都是吹牛打鸡血 骗骗你们这些不懂行的外行的

我懒得科普了,你去把这个楼爬完吧
https://www.freeblueplanet.com/t/topic/8444

shepherd17
精英
帖子: 2575
注册时间: 2023-12-24
Has thanked: 478 time
Been thanked: 470 time

Re: 中国将现史无前例“科学家红利” 催生全球独一无二产业

#8

#8 帖子 shepherd17 »

jack12345 写了: 31 3月 2025, 16:58

我还是那句老话,少看简中新闻,看多了智商会下降的

中国的所谓可控核聚变新闻 都是吹牛打鸡血 骗骗你们这些不懂行的外行的

我懒得科普了,你去把这个楼爬完吧
https://www.freeblueplanet.com/t/topic/8444

Jack 是应用核物理专家?在你给的链接中我没有看出你有什么可靠证据去否定中国核聚变取得的进展。

你在这里又老调重弹:“中国的所谓可控核聚变新闻 都是吹牛打鸡血 骗骗你们这些不懂行的外行的”。你这种没有事实支持的论断算是一种诋毁。

中国在核聚变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是国际公认的。你再怎么否定也没用。
https://www.iaea.org/topics/fusion#:~:t ... %20project.

jack12345
精英
帖子: 2783
注册时间: 2024-01-11
Has thanked: 61 time
Been thanked: 147 time

Re: 中国将现史无前例“科学家红利” 催生全球独一无二产业

#9

#9 帖子 jack12345 »

【中国在核聚变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是国际公认的。】

连30年前的 欧洲的 JET 都赶不上。

中国的实验设备 到现在为止 没有做过一次核聚变实验,没有产生过 1瓦的能量。还是个 等离子体

而欧洲的JET
1991年,注入了 50-50 的 氘和氚 混合物,并产生了反应。
1997年,产生了 16 MW 的聚变能量

JET was built with the hope of reaching scientific breakeven where the fusion energy gain factor Q =1.0.[1] It began operation in 1983 and spent most of the next decade increasing its performance in a lengthy series of experiments and upgrades. In 1991 the first experiments including tritium were made, making JET the first reactor in the world to run on the production fuel of a 50–50 mix of tritium and deuterium. It was also decided to add a divertor design to JET, which occurred between 1991 and 1993. Performanc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in 1997 JET set the record for the closest approach to scientific breakeven, reaching Q = 0.67 in 1997, producing 16 MW of fusion power while injecting 24 MW of thermal power to heat the fuel.[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int_European_Torus

shepherd17
精英
帖子: 2575
注册时间: 2023-12-24
Has thanked: 478 time
Been thanked: 470 time

Re: 中国将现史无前例“科学家红利” 催生全球独一无二产业

#10

#10 帖子 shepherd17 »

jack12345 写了: 31 3月 2025, 17:32

【中国在核聚变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是国际公认的。】公认个几把

连30年前的 欧洲的 JET 都赶不上。

中国的实验设备 到现在为止 没有做过一次核聚变实验,没有产生过 1瓦的能量。还是个 等离子体

而欧洲的JET
1991年,注入了 50-50 的 氘和氚 混合物,并产生了反应。
1997年,产生了 16 MW 的聚变能量

JET was built with the hope of reaching scientific breakeven where the fusion energy gain factor Q =1.0.[1] It began operation in 1983 and spent most of the next decade increasing its performance in a lengthy series of experiments and upgrades. In 1991 the first experiments including tritium were made, making JET the first reactor in the world to run on the production fuel of a 50–50 mix of tritium and deuterium. It was also decided to add a divertor design to JET, which occurred between 1991 and 1993. Performanc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in 1997 JET set the record for the closest approach to scientific breakeven, reaching Q = 0.67 in 1997, producing 16 MW of fusion power while injecting 24 MW of thermal power to heat the fuel.[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int_European_Torus

因为你讲粗话骂人,我把你刚才的帖子举报了。

大家观点不同可以各自发表看法。爆粗口就过分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