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 1 / 3

无论是从整个二战出发,还是局限于中国的抗日

发表于 : 26 1月 2025, 14:44
shanghaibaba

苏联的贡献都远大于美国。
有些id整天在网上挂着胡说八道,却从来不去看一点真正的历史。

中国在二战里面也没有等着什么国家来拯救起。某些id,真是好贱哦,中国事实上对二战功劳极大。要不是中国拖住日本陆军,日本人从背后夹击苏联,二战盟国就会输。欧亚大陆输了的话,美国,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也被纳粹打死。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也救了美国


Re: 无论是从整个二战出发,还是局限于中国的抗日

发表于 : 26 1月 2025, 15:25
shanghaibaba
shanghaibaba 写了: 26 1月 2025, 14:44

苏联的贡献都远大于美国。
有些id整天在网上挂着胡说八道,却从来不去看一点真正的历史。

中国在二战里面也没有等着什么国家来拯救起。某些id,真是好贱哦,中国事实上对二战功劳极大。要不是中国拖住日本陆军,日本人从背后夹击苏联,二战盟国就会输。欧亚大陆输了的话,美国,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也被纳粹打死。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也救了美国

整个二战期间,美国一共援助了中国13亿美元,其中有11亿多是在1945年援助的。援助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国民党的实力好应对内战。而1946年到1949年间,美国又另外援助了国民党政府20亿美元用以打内战。也就是说,美国一共援助了中国不到两亿美元,用以抗日,而这为数不多的两亿美元的援助,也全是在日美战争爆发之后,才援助的。之前从37年开始到41年之间,美国不但没有援助过中国一分钱,还因为中日交战,对中国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禁运和封锁。

美国援助了国民党政府31亿美元用以打共产党。这个数据可以进行对比。某ID整天在网上说的,国民党打不过共产党是因为美国没有援助。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国抗日初期,1937年到1941年间,全世界几乎只有苏联对中国进行了援助。援助也不仅仅是给共产党。大头也是给了国民党政府。相比较而言,这个风格就出来了。苏联对中国进行援助,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中国需要。而美国对中国进行的援助,是因为它需要中国。


Re: 无论是从整个二战出发,还是局限于中国的抗日

发表于 : 29 1月 2025, 11:15
Koolblabla
shanghaibaba 写了: 26 1月 2025, 15:25
shanghaibaba 写了: 26 1月 2025, 14:44

苏联的贡献都远大于美国。
有些id整天在网上挂着胡说八道,却从来不去看一点真正的历史。

中国在二战里面也没有等着什么国家来拯救起。某些id,真是好贱哦,中国事实上对二战功劳极大。要不是中国拖住日本陆军,日本人从背后夹击苏联,二战盟国就会输。欧亚大陆输了的话,美国,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也被纳粹打死。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也救了美国

整个二战期间,美国一共援助了中国13亿美元,其中有11亿多是在1945年援助的。援助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国民党的实力好应对内战。而1946年到1949年间,美国又另外援助了国民党政府20亿美元用以打内战。也就是说,美国一共援助了中国不到两亿美元,用以抗日,而这为数不多的两亿美元的援助,也全是在日美战争爆发之后,才援助的。之前从37年开始到41年之间,美国不但没有援助过中国一分钱,还因为中日交战,对中国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禁运和封锁。

美国援助了国民党政府31亿美元用以打共产党。这个数据可以进行对比。某ID整天在网上说的,国民党打不过共产党是因为美国没有援助。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国抗日初期,1937年到1941年间,全世界几乎只有苏联对中国进行了援助。援助也不仅仅是给共产党。大头也是给了国民党政府。相比较而言,这个风格就出来了。苏联对中国进行援助,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中国需要。而美国对中国进行的援助,是因为它需要中国。

在大萧条时代中华民国牵连遭受银价风波,国民政府施行法币改革以稳定金融物价,时中方多番寻求美国限制银价及以附加条件之合约形式控制白银交易,1935年时孔祥熙时便要求施肇基施压美方购买80,000,000盎司(2,300公吨)白银[2]。美国财长摩根韬和罗斯福后紧急磋商,决定同意购买50,000,000盎司(1,400公吨)的白银,同时摩根韬决定再转变改变美国的白银政策。1935年12月9日美国财政部宣布改变在伦敦市场购银的方式,纽约白银价格也在40日内从0.65美元/盎司跌至0.45美元/盎司。然而由于此时法币发行准备金仍主要为白银,白银跌价贬值连带再次动摇到法币信用,中国从而再度寻求美国协助稳定银价:摩根韬回复表示,需要派孔祥熙或宋子文来美国商谈,但二人推辞财政困难无法脱身,最终由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率领的财政部代表团出访,于1936年4月初抵达华府——美国出于援助中国抗日的利益考虑,对中国代表团的要求十分积极,顺利达成《中美白银协定》,允诺从中国购买75,000,000盎司(2,100公吨)白银,而大大加强法币信用,为日后美援树立先声[2]。

迈入二战时期国民革命军与日军作战时,美国将中美关系定位为“中美两国并肩对日作战”[3],透过《租借法案》开始对中华民国进行援助[4]。

1937年-1949年美国对中华民国援助总金额为35.23亿美元,其中,15.15亿美元为中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援助,占比为40%;20.07亿美元为国共内战时期的援助,占比为60%[3]。开始时在对日作战时所得的美援物资,在同盟国当中属于最少的:1941年先获得援助金有2,600万美元,仅达年度美国对外租借总额的1.7%;1942年的援助比例为1.5%;1943年与1944年都保持在0.4%;到1945年大战结束前,才提升到11.07亿美元,比例为8%[4]。 1948年7月3日,中华民国外交部部长王世杰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市签定《中华民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经济援助之协定》(简称《中美经济援助协定》);同年,行政院设立行政院美援运用委员会,美国则在上海市成立经济合作总署中国分署(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ission to China)。


Re: 无论是从整个二战出发,还是局限于中国的抗日

发表于 : 29 1月 2025, 11:17
Koolblabla
shanghaibaba 写了: 26 1月 2025, 14:44

苏联的贡献都远大于美国。
有些id整天在网上挂着胡说八道,却从来不去看一点真正的历史。

中国在二战里面也没有等着什么国家来拯救起。某些id,真是好贱哦,中国事实上对二战功劳极大。要不是中国拖住日本陆军,日本人从背后夹击苏联,二战盟国就会输。欧亚大陆输了的话,美国,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也被纳粹打死。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也救了美国

https://archive-share.america.gov/zh-ha ... index.html

美国在1941年12月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已经在向苏联提供军火和设备援助,支持苏联反击纳粹入侵。

虽然苏联和德国在1939年8月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是,1941年6月在德国向苏联发动进攻,双方联盟崩溃。苏联与德国反目为敌,投入到对抗纳粹德国的战争中。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总统告诉美国国会,美国应向“对捍卫美国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

他说,“我们不能够,我们也绝不会,只因为他们当下无力购买武器——我们知道他们绝对需要这些武器——而[对他们]说,他们必须投降”。

美国根据在加入二战前九个月通过的《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向英国、中国和苏联运送战争物资。虽然美国和苏联在其他领域存在分歧,但是,希特勒对世界的威胁使两国形成一个共同目标。

1943年2月在俄罗斯别尔哥罗德(Belgorod)的列宁街(Lenin Street)上,苏联红军士兵站在一辆美国制造的坦克车旁。 (© AP Images)
名义上说,美国是出借那些物资。罗斯福面对具有成本意识的美国人这样说:

“假设我邻居家的房子失火了。……如果他能把我浇花用的水龙带接到他的水龙头上,我也许可以帮他扑灭这场火。现在我怎么做?我不会在做之前先对他说,‘邻居,这条水龙带花了我15美元;你必须付我15美元’。我不想要15美元——我想让我的水龙带得到归还。换话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了某些军火,它们在战争后归还,这对你来说是可以的”。

最终,美国基本没有寻求或期待得到货币形式的偿还。一些战争债务后来以很低的利息了结。《租借法案》基本上是美国——这个被罗斯福称之为“民主的兵工厂”的国家——向反抗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伙伴国家提供的赠款。

提供红军装备

1942年9月苏军在北高加索地区布置反坦克炮,旁边是一队通过美国租借法案提供的美国制造的卡车。(© Sovfoto/Universal Images Group/Getty Images)
纳粹德国1941年6月进攻苏联后,美国在8月份即向苏联运去了第一批物资。

美国援助的规模在俄罗斯政府报刊(《俄罗斯报》[Rossiyskaya Gazeta])的在线刊物《焦点新闻外的俄罗斯》(Russia Beyond)上有详细介绍,也得到许多历史学家的记述,其中包括美国政策分析人士艾伯特·威克斯(Albert L. Weeks)2004年撰写的《俄罗斯救生线:二战对苏租借援助》(Russia’s Life-Saver: Lend-Lease Aid to the USSR in World War II)一书。

最终统计显示,美国向盟国俄罗斯运送了以下装备:

– 40万辆吉普车和卡车

– 14000架飞机

– 8000台拖拉机

– 13000辆坦克

二战中苏军夜袭机组成员站在美国制造的道格拉斯A-20浩劫(Douglas A-20 Havoc)轰炸机前。(© Sovfoto/Universal Images Group/Getty Images)
此外还有下列物资:

– 150多万条盖毯

– 1500万双军靴

– 17.7万吨棉花

– 270万吨石油产品(用于飞机、卡车和坦克燃料)

– 450万吨食品

1943年6月,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Cincinnati, Ohio)的克罗格(Kroger)食品杂货和面包公司,工人在制作基于《租借法案》运往苏联的猪肉罐头(俄文:svinaia tushonka )。(Library of Congress/U.S. 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Howard R. Hollem)
美国人还提供了枪支、弹药及爆炸装置,铜、钢、铝材料,医药、战地电台、雷达工具、书籍以及其他物品。

美国甚至将一个制造军用轮胎的福特公司(Ford Company)的整座轮胎厂搬到苏联。

从1941年至1945年,美国向苏联提供了113亿美元的物资和服务,相当于2016年时的1800亿美元。

援助产生的影响

1943年12月7日,在伊朗德黑兰举行的德黑兰会议期间,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和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苏联大使馆交谈。(© Underwood Archives/Getty Images)
1941年11月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Josef Stalin)在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说:

“总统先生,苏联政府怀着诚挚的谢意接受您决定向苏联提供的10亿美元无息信贷物资和原材料,这是对与共同敌人——嗜杀无度的希特勒主义——进行艰苦卓绝作战的苏联的亟需援助”。

1944年,波音B-17空中堡垒轰炸机(Boeing B-17 Flying Fortress)中位机枪手安东尼·焦亚(Anthony Gioia,左)中士与红军士兵握手。(© Sovfoto/Universal Images Group/Getty Images)
1943年12月在德黑兰会议(Tehran Conference)期间,斯大林在与同盟国领导人的一次餐会上祝酒时还说,“美国……是机器之国。如果没有使用通过《租借》得到的那些机器,我们会输掉这场战争”。

1953年至1964年担任苏联领导人的尼基塔·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同意斯大林的评价。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描述了斯大林如何强调《租借》援助的重要作用:“他直截了当地说,如果美国没有帮助我们,我们不会打赢这场战争”。

展现被遗忘的历史
位于莫斯科的前“同盟国与《租借》博物馆”(Museum of the Allies and Lend-Lease)曾陈列着美国援助苏联对德作战的实物见证。

这座博物馆2004年开馆时,苏联将军罗科索夫斯基(K.K. Rokossovsky)的儿子将父亲二战时的美国造威利斯吉普车(Willys jeep)捐赠给博物馆。博物馆不仅展出这部仍可开动的吉普车,而且偶尔还让它上路行驶。博物馆也收藏了一批独特的军服纽扣,纽扣正面是苏联的标志,反面有“芝加哥制造”的字样。

现在这座博物馆已不再开放,但是,前馆长尼古拉·博罗金(Nikolai Borodin)仍然致力于传播《租借》史话。他说,美国除了提供军事援助外,还送给俄罗斯老百姓食品、衣物和玩具。

他说,根据《租借》,“要什么就得到了什么”。

领导人的回溯
2005年5月9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在纪念同盟国战胜纳粹德国60周年的莫斯科游行检阅仪式上发表讲话,纪念俄罗斯人作出的牺牲——苏联在二战中的死伤人数超过任何一个参战国——同时指出盟国对赢得二战胜利的帮助。

普京提到,“61个国家和世界近80%的人口”受到这场战争的某种影响,盟国的支援对击败希特勒不可或缺。

1945年8月22日,苏联、美国和英国的士兵在柏林合影。(© B.I. Sanders/AP Images)
普京说,“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从未将胜利分为我们的和他人的”。他说,“我们将永远牢记盟国的援助:美利坚合众国、英国、法国和反希特勒联盟的其他国家,[还有]德国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人士”。

1945年4月,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在罗斯福总统逝世后不久在英国下院发表讲话时,赞扬这位美国已故总统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中确保了美国向盟国提供援助。

邱吉尔说,罗斯福“设计出这个叫做《租借》的非凡的援助方案,它将作为历史上任何一国最无私和最无瑕的经济行动永载史册”。

而最令美国领导人欣慰的是,《租借法案》帮助实现了目标:打败希特勒。

本文最初刊发于2020年4月29日。

标签俄罗斯国际合作国际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历史
分享本文
分享本文 发送推文
相关文章作者的更多文章

杜克·艾灵顿的这场演出即便过了60年依然魅力不减

我们许多人植树的原因

留学生加强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联系

投资于乌克兰的重建以及欧洲的繁荣

国宴幕后一瞥:白宫举行国宴欢迎日本首相

保持连线!注册获取ShareAmerica最新内容。

Email address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本网站由美国国务院(U.S. Department of State)国际信息局(全球公共事务局)管理。本网站与其他因特网网站的外部链接不应被视为对其观点或隐私政策的认可。


Re: 无论是从整个二战出发,还是局限于中国的抗日

发表于 : 29 1月 2025, 11:30
Koolblabla
shanghaibaba 写了: 26 1月 2025, 14:44

苏联的贡献都远大于美国。
中国事实上对二战功劳极大。要不是中国拖住日本陆军,日本人从背后夹击苏联,二战盟国就会输。

我说个故事:要不是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一个连守住了123高地,日军的百武晴吉的进攻就会拿下亨得森机场,然后就会打赢整个瓜岛战役接下来和拉包尔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彻底切断盟军与澳大利亚的运输线路,日本陆军可以开始全面入侵澳大利亚,然后联合舰队就可以放心北上拿下阿留申群岛,从东向西击垮苏联太平洋舰队,并可以同时拿下澳大利亚新西兰实现大东亚圈的第一阶段目标,同时联合舰队派出部分舰队穿过印度洋与德国和意大利舰队汇合进入红海从而切断北非战场上英军的补给线路。

以上不是我的杜撰是真实的计划,请问我能不能说瓜岛123高地上的这个连就是对二战做出最大的贡献?


Re: 无论是从整个二战出发,还是局限于中国的抗日

发表于 : 29 1月 2025, 11:42
牛大春
Koolblabla 写了: 29 1月 2025, 11:30
shanghaibaba 写了: 26 1月 2025, 14:44

苏联的贡献都远大于美国。
中国事实上对二战功劳极大。要不是中国拖住日本陆军,日本人从背后夹击苏联,二战盟国就会输。

我说个故事:要不是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一个连守住了123高地,日军的百武晴吉的进攻就会拿下亨得森机场,然后就会打赢整个瓜岛战役接下来和拉包尔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彻底切断盟军与澳大利亚的运输线路,日本陆军可以开始全面入侵澳大利亚,然后联合舰队就可以放心北上拿下阿留申群岛,从东向西击垮苏联太平洋舰队,并可以同时拿下澳大利亚新西兰实现大东亚圈的第一阶段目标,同时联合舰队派出部分舰队穿过印度洋与德国和意大利舰队汇合进入红海从而切断北非战场上英军的补给线路。

以上不是我的杜撰是真实的计划,请问我能不能说瓜岛123高地上的这个连就是对二战做出最大的贡献?

对二战做出最大贡献的肯定是海森堡,把临界质量算错了。。。


Re: 无论是从整个二战出发,还是局限于中国的抗日

发表于 : 29 1月 2025, 12:18
shanghaibaba
Koolblabla 写了: 29 1月 2025, 11:30
shanghaibaba 写了: 26 1月 2025, 14:44

苏联的贡献都远大于美国。
中国事实上对二战功劳极大。要不是中国拖住日本陆军,日本人从背后夹击苏联,二战盟国就会输。

我说个故事:要不是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一个连守住了123高地,日军的百武晴吉的进攻就会拿下亨得森机场,然后就会打赢整个瓜岛战役接下来和拉包尔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彻底切断盟军与澳大利亚的运输线路,日本陆军可以开始全面入侵澳大利亚,然后联合舰队就可以放心北上拿下阿留申群岛,从东向西击垮苏联太平洋舰队,并可以同时拿下澳大利亚新西兰实现大东亚圈的第一阶段目标,同时联合舰队派出部分舰队穿过印度洋与德国和意大利舰队汇合进入红海从而切断北非战场上英军的补给线路。

以上不是我的杜撰是真实的计划,请问我能不能说瓜岛123高地上的这个连就是对二战做出最大的贡献?

呵呵。无论这个连对二战的贡献是不是最大,你至少不会认为这个连的人应该对美国政府感恩戴德,对吗?


Re: 无论是从整个二战出发,还是局限于中国的抗日

发表于 : 29 1月 2025, 14:11
shanghaibaba
Koolblabla 写了: 29 1月 2025, 11:15
shanghaibaba 写了: 26 1月 2025, 15:25

整个二战期间,美国一共援助了中国13亿美元,其中有11亿多是在1945年援助的。援助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国民党的实力好应对内战。而1946年到1949年间,美国又另外援助了国民党政府20亿美元用以打内战。也就是说,美国一共援助了中国不到两亿美元,用以抗日,而这为数不多的两亿美元的援助,也全是在日美战争爆发之后,才援助的。之前从37年开始到41年之间,美国不但没有援助过中国一分钱,还因为中日交战,对中国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禁运和封锁。

美国援助了国民党政府31亿美元用以打共产党。这个数据可以进行对比。某ID整天在网上说的,国民党打不过共产党是因为美国没有援助。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国抗日初期,1937年到1941年间,全世界几乎只有苏联对中国进行了援助。援助也不仅仅是给共产党。大头也是给了国民党政府。相比较而言,这个风格就出来了。苏联对中国进行援助,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中国需要。而美国对中国进行的援助,是因为它需要中国。

在大萧条时代中华民国牵连遭受银价风波,国民政府施行法币改革以稳定金融物价,时中方多番寻求美国限制银价及以附加条件之合约形式控制白银交易,1935年时孔祥熙时便要求施肇基施压美方购买80,000,000盎司(2,300公吨)白银[2]。美国财长摩根韬和罗斯福后紧急磋商,决定同意购买50,000,000盎司(1,400公吨)的白银,同时摩根韬决定再转变改变美国的白银政策。1935年12月9日美国财政部宣布改变在伦敦市场购银的方式,纽约白银价格也在40日内从0.65美元/盎司跌至0.45美元/盎司。然而由于此时法币发行准备金仍主要为白银,白银跌价贬值连带再次动摇到法币信用,中国从而再度寻求美国协助稳定银价:摩根韬回复表示,需要派孔祥熙或宋子文来美国商谈,但二人推辞财政困难无法脱身,最终由时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率领的财政部代表团出访,于1936年4月初抵达华府——美国出于援助中国抗日的利益考虑,对中国代表团的要求十分积极,顺利达成《中美白银协定》,允诺从中国购买75,000,000盎司(2,100公吨)白银,而大大加强法币信用,为日后美援树立先声[2]。

迈入二战时期国民革命军与日军作战时,美国将中美关系定位为“中美两国并肩对日作战”[3],透过《租借法案》开始对中华民国进行援助[4]。

1937年-1949年美国对中华民国援助总金额为35.23亿美元,其中,15.15亿美元为中日战争相持阶段的援助,占比为40%;20.07亿美元为国共内战时期的援助,占比为60%[3]。开始时在对日作战时所得的美援物资,在同盟国当中属于最少的:1941年先获得援助金有2,600万美元,仅达年度美国对外租借总额的1.7%;1942年的援助比例为1.5%;1943年与1944年都保持在0.4%;到1945年大战结束前,才提升到11.07亿美元,比例为8%[4]。 1948年7月3日,中华民国外交部部长王世杰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南京市签定《中华民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经济援助之协定》(简称《中美经济援助协定》);同年,行政院设立行政院美援运用委员会,美国则在上海市成立经济合作总署中国分署(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ission to China)。

多谢支持我的说法


Re: 无论是从整个二战出发,还是局限于中国的抗日

发表于 : 29 1月 2025, 14:17
shanghaibaba
Koolblabla 写了: 29 1月 2025, 11:17
shanghaibaba 写了: 26 1月 2025, 14:44

苏联的贡献都远大于美国。
有些id整天在网上挂着胡说八道,却从来不去看一点真正的历史。

中国在二战里面也没有等着什么国家来拯救起。某些id,真是好贱哦,中国事实上对二战功劳极大。要不是中国拖住日本陆军,日本人从背后夹击苏联,二战盟国就会输。欧亚大陆输了的话,美国,只有一个结果,就是也被纳粹打死。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也救了美国

https://archive-share.america.gov/zh-ha ... index.html

美国在1941年12月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已经在向苏联提供军火和设备援助,支持苏联反击纳粹入侵。

虽然苏联和德国在1939年8月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是,1941年6月在德国向苏联发动进攻,双方联盟崩溃。苏联与德国反目为敌,投入到对抗纳粹德国的战争中。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总统告诉美国国会,美国应向“对捍卫美国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

他说,“我们不能够,我们也绝不会,只因为他们当下无力购买武器——我们知道他们绝对需要这些武器——而[对他们]说,他们必须投降”。

美国根据在加入二战前九个月通过的《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向英国、中国和苏联运送战争物资。虽然美国和苏联在其他领域存在分歧,但是,希特勒对世界的威胁使两国形成一个共同目标。

1943年2月在俄罗斯别尔哥罗德(Belgorod)的列宁街(Lenin Street)上,苏联红军士兵站在一辆美国制造的坦克车旁。 (© AP Images)
名义上说,美国是出借那些物资。罗斯福面对具有成本意识的美国人这样说:

“假设我邻居家的房子失火了。……如果他能把我浇花用的水龙带接到他的水龙头上,我也许可以帮他扑灭这场火。现在我怎么做?我不会在做之前先对他说,‘邻居,这条水龙带花了我15美元;你必须付我15美元’。我不想要15美元——我想让我的水龙带得到归还。换话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了某些军火,它们在战争后归还,这对你来说是可以的”。

最终,美国基本没有寻求或期待得到货币形式的偿还。一些战争债务后来以很低的利息了结。《租借法案》基本上是美国——这个被罗斯福称之为“民主的兵工厂”的国家——向反抗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伙伴国家提供的赠款。

提供红军装备

1942年9月苏军在北高加索地区布置反坦克炮,旁边是一队通过美国租借法案提供的美国制造的卡车。(© Sovfoto/Universal Images Group/Getty Images)
纳粹德国1941年6月进攻苏联后,美国在8月份即向苏联运去了第一批物资。

美国援助的规模在俄罗斯政府报刊(《俄罗斯报》[Rossiyskaya Gazeta])的在线刊物《焦点新闻外的俄罗斯》(Russia Beyond)上有详细介绍,也得到许多历史学家的记述,其中包括美国政策分析人士艾伯特·威克斯(Albert L. Weeks)2004年撰写的《俄罗斯救生线:二战对苏租借援助》(Russia’s Life-Saver: Lend-Lease Aid to the USSR in World War II)一书。

最终统计显示,美国向盟国俄罗斯运送了以下装备:

– 40万辆吉普车和卡车

– 14000架飞机

– 8000台拖拉机

– 13000辆坦克

二战中苏军夜袭机组成员站在美国制造的道格拉斯A-20浩劫(Douglas A-20 Havoc)轰炸机前。(© Sovfoto/Universal Images Group/Getty Images)
此外还有下列物资:

– 150多万条盖毯

– 1500万双军靴

– 17.7万吨棉花

– 270万吨石油产品(用于飞机、卡车和坦克燃料)

– 450万吨食品

1943年6月,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Cincinnati, Ohio)的克罗格(Kroger)食品杂货和面包公司,工人在制作基于《租借法案》运往苏联的猪肉罐头(俄文:svinaia tushonka )。(Library of Congress/U.S. 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Howard R. Hollem)
美国人还提供了枪支、弹药及爆炸装置,铜、钢、铝材料,医药、战地电台、雷达工具、书籍以及其他物品。

美国甚至将一个制造军用轮胎的福特公司(Ford Company)的整座轮胎厂搬到苏联。

从1941年至1945年,美国向苏联提供了113亿美元的物资和服务,相当于2016年时的1800亿美元。

援助产生的影响

1943年12月7日,在伊朗德黑兰举行的德黑兰会议期间,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和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苏联大使馆交谈。(© Underwood Archives/Getty Images)
1941年11月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Josef Stalin)在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说:

“总统先生,苏联政府怀着诚挚的谢意接受您决定向苏联提供的10亿美元无息信贷物资和原材料,这是对与共同敌人——嗜杀无度的希特勒主义——进行艰苦卓绝作战的苏联的亟需援助”。

1944年,波音B-17空中堡垒轰炸机(Boeing B-17 Flying Fortress)中位机枪手安东尼·焦亚(Anthony Gioia,左)中士与红军士兵握手。(© Sovfoto/Universal Images Group/Getty Images)
1943年12月在德黑兰会议(Tehran Conference)期间,斯大林在与同盟国领导人的一次餐会上祝酒时还说,“美国……是机器之国。如果没有使用通过《租借》得到的那些机器,我们会输掉这场战争”。

1953年至1964年担任苏联领导人的尼基塔·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同意斯大林的评价。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描述了斯大林如何强调《租借》援助的重要作用:“他直截了当地说,如果美国没有帮助我们,我们不会打赢这场战争”。

展现被遗忘的历史
位于莫斯科的前“同盟国与《租借》博物馆”(Museum of the Allies and Lend-Lease)曾陈列着美国援助苏联对德作战的实物见证。

这座博物馆2004年开馆时,苏联将军罗科索夫斯基(K.K. Rokossovsky)的儿子将父亲二战时的美国造威利斯吉普车(Willys jeep)捐赠给博物馆。博物馆不仅展出这部仍可开动的吉普车,而且偶尔还让它上路行驶。博物馆也收藏了一批独特的军服纽扣,纽扣正面是苏联的标志,反面有“芝加哥制造”的字样。

现在这座博物馆已不再开放,但是,前馆长尼古拉·博罗金(Nikolai Borodin)仍然致力于传播《租借》史话。他说,美国除了提供军事援助外,还送给俄罗斯老百姓食品、衣物和玩具。

他说,根据《租借》,“要什么就得到了什么”。

领导人的回溯
2005年5月9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在纪念同盟国战胜纳粹德国60周年的莫斯科游行检阅仪式上发表讲话,纪念俄罗斯人作出的牺牲——苏联在二战中的死伤人数超过任何一个参战国——同时指出盟国对赢得二战胜利的帮助。

普京提到,“61个国家和世界近80%的人口”受到这场战争的某种影响,盟国的支援对击败希特勒不可或缺。

1945年8月22日,苏联、美国和英国的士兵在柏林合影。(© B.I. Sanders/AP Images)
普京说,“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从未将胜利分为我们的和他人的”。他说,“我们将永远牢记盟国的援助:美利坚合众国、英国、法国和反希特勒联盟的其他国家,[还有]德国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人士”。

1945年4月,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在罗斯福总统逝世后不久在英国下院发表讲话时,赞扬这位美国已故总统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中确保了美国向盟国提供援助。

邱吉尔说,罗斯福“设计出这个叫做《租借》的非凡的援助方案,它将作为历史上任何一国最无私和最无瑕的经济行动永载史册”。

而最令美国领导人欣慰的是,《租借法案》帮助实现了目标:打败希特勒。

本文最初刊发于2020年4月29日。

标签俄罗斯国际合作国际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历史
分享本文
分享本文 发送推文
相关文章作者的更多文章

杜克·艾灵顿的这场演出即便过了60年依然魅力不减

我们许多人植树的原因

留学生加强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联系

投资于乌克兰的重建以及欧洲的繁荣

国宴幕后一瞥:白宫举行国宴欢迎日本首相

保持连线!注册获取ShareAmerica最新内容。

Email address
隐私政策
关于我们

本网站由美国国务院(U.S. Department of State)国际信息局(全球公共事务局)管理。本网站与其他因特网网站的外部链接不应被视为对其观点或隐私政策的认可。

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总统告诉美国国会,美国应向“对捍卫美国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

罗斯福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Re: 无论是从整个二战出发,还是局限于中国的抗日

发表于 : 29 1月 2025, 17:34
Koolblabla

:P

shanghaibaba 写了: 29 1月 2025, 12:18
Koolblabla 写了: 29 1月 2025, 11:30

我说个故事:要不是瓜达尔卡纳尔岛上的一个连守住了123高地,日军的百武晴吉的进攻就会拿下亨得森机场,然后就会打赢整个瓜岛战役接下来和拉包尔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彻底切断盟军与澳大利亚的运输线路,日本陆军可以开始全面入侵澳大利亚,然后联合舰队就可以放心北上拿下阿留申群岛,从东向西击垮苏联太平洋舰队,并可以同时拿下澳大利亚新西兰实现大东亚圈的第一阶段目标,同时联合舰队派出部分舰队穿过印度洋与德国和意大利舰队汇合进入红海从而切断北非战场上英军的补给线路。

以上不是我的杜撰是真实的计划,请问我能不能说瓜岛123高地上的这个连就是对二战做出最大的贡献?

呵呵。无论这个连对二战的贡献是不是最大,你至少不会认为这个连的人应该对美国政府感恩戴德,对吗?

不知道啊,因为你这逻辑很混乱啊。反正现在人家东南亚和澳大利亚都认为是美军击败了日军,没说是苏联或者国军更不是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