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一些高山族部落祭祖都还是用不少小米,酿小米酒。他们的传说也是说本来不会种水稻,后来跟土著矮人学的水稻种植。后来矮人经常奸淫他们的女人,他们就和矮人闹翻了。所以这帮南岛人群,至少有一部分人,本来的出发地也可能相当北。这帮矮人,很可能是商人祭祀坑里的那些梅拉尼西亚人种的来源,本来就是东亚的一支土著,后面一路被往南赶。
另外,翟这个字型,也有一种可能就是指猫头鹰头上的“耳朵”,一对独特的羽毛,本质也是一种鸱鸮崇拜。
良渚神徽里的大圆眼,很可能也就是猫头鹰的眼睛。它的眼睛实在是太大了。猫头鹰其实是自然界最符合千里眼顺风耳的动物。
牛河梁 写了: ↑09 9月 2024, 13:30对。
黍/粟是非常特殊的粮食作物。而人类对食物的进化并没有那么快。因此,不耐受C3的水稻和小麦只能吃C4的黍/粟能有效区分近1万年的起源。这也是老牛认为许多现代欧洲人祖先在中亚的原因。起源于中东的小麦不耐受在欧洲人里也很常见。
另外,关于古华夏和C4关系可以参考这文章:
《黍粟农业起源机制获得新认识:中国北方C4农业与C4生物量的协同演化》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https://ivpp.cas.cn/xwdt/ttyw/202101/t2 ... 73014.html“
距今一万年以来,中国、西亚、中美洲、南美安第斯山、东南亚、埃塞俄比亚等地区的现代人群共同开启了人类对自然动植物驯化的宏伟篇章,这一过程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的行为、文化以及社会组织方式,为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从进化层面上讲,人类不仅拥有了灭绝物种的能力(晚更新世大型哺乳动物灭绝),而且拥有了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物种的能力,并很快开始影响到整个地球生物圈。
”“
中国北方是黍/粟(糜子Panicum miliaceum/谷子Setaria italica)农业的起源中心,也是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地区。近二十年来,学术界在黍粟农业起源研究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特别是对两种作物起源传播时空特征的理解,但对其起源过程和机制仍然认识不清。不同于旧大陆其他驯化作物如小麦和水稻等,黍粟属于为数不多的“小粒”C4类型作物。这些相对独特的植物学特征,不禁引人深思:两种C4作物如何成为早期人类优先栽培的驯化对象?自然和人类两类因素如何影响黍粟农业的起源和形成?两者在这一过程中相对重要性随时间如何变化?
”“
研究显示,相比于区域其他各类自然沉积物,查海遗址多期文化层具有较高的C4生物量估值, 这种差异不能仅凭自然气候因素的变化进行解释。花粉、炭屑和植物遗存等记录指示全新世早中期的人类活动包括农业活动和森林砍伐等行为。结合遗址磨石表面高比例C4植物淀粉粒以及现代C4作物种植实验等证据,研究人员认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查海地区存在耕作种植和土地清理等行为,符合已有的狩猎采集到农业耕作连续模型。进一步研究计算显示遗址文化层与周边自然沉积物的碳同位素差值在全新世期间逐步增加,与黍粟遗存等植物考古数据所揭示的驯化过程近乎同步,表明早期人类管理种植C4作物能力持续增强,这也得到了文化层中碳同位素信号波动特征的验证。
”“
为从更大时空尺度评估黍粟驯化过程中人类和自然因素的相对影响变化,研究团队进一步建立了首张中国北方14.0 ka以来的C4生物量等值线图,并汇总已发表的考古遗址和黍粟遗存年代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全新世早中期东北C4生物量的变化与黍粟农业的起源和发展近乎同步,这种同步关系受北半球中高纬度降温影响于4.0 ka左右正式发生解耦,预示在一定C4生物量阈值内,人类因素开始取代自然因素在黍粟农业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