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的个人经历,我在“渡过”公众号上看了500个左右的抑郁症患者自诉
发现实施过自杀的、基本上都是双相患者, bipolar, 就是喜悲两极之间滑动的、悲伤缠绕之时,长久不散,生不如死、太痛苦
我孩子是ADHD导向的抑郁、就从来没有过自杀念头
所以、自杀类型的抑郁症病人,有他们的大脑生理性特征
因为我的个人经历,我在“渡过”公众号上看了500个左右的抑郁症患者自诉
发现实施过自杀的、基本上都是双相患者, bipolar, 就是喜悲两极之间滑动的、悲伤缠绕之时,长久不散,生不如死、太痛苦
我孩子是ADHD导向的抑郁、就从来没有过自杀念头
所以、自杀类型的抑郁症病人,有他们的大脑生理性特征
能把孩子从抑郁中带出来,没有经验,只能敲木头。
我会说一些我的观察
首先,世卫统计、GDP越高,抑郁症患者越多
第二,美国儿医协会统计,青少年自残从1980年代开始零星出现,90年代开始多发, 2000后高发,现在有1/4的青少年有自残行为、就是自己拿刀片划手腕等
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诡异的结论,贫困,打孩子并不产生抑郁、反之才是
我们小时候,虽然咨询不发达,但是一个中学几千人,中学六年、真没听说谁自杀跳楼的
现在你去国内任何一个中学看看,都有
说我们小时侯压力小的、你们是认真的吗?我从小被父母恐吓,考不上大学就去车间里做纺织厂女工,不做家务挨打、成绩考砸挨打、还告诉我将来养老必需要靠我、父母没钱
周围问问、我们那时候孩子们经历都差不多, 我闺蜜她妈妈简直是母老虎、我记得她说话常年是吼的。
那么问题来了、 what’s wrong with nowadays’ kids
我和我闺蜜,找的老公是同款,我们价值观类似,成长背景类似,找的老公都是潜力股而且特别爱自己,当初没啥钱,但是专业上都显露出能力强。
在外表现都是能说会道,侃侃而谈,我们都是他们的初恋和唯一。
在长长的恋爱婚姻中,这两个老公都是眼里只有老婆、从来不多看别的女人一眼、但是我们却都感受到无尽的孤独。在婚姻里的孤独。我闺蜜说她经常一个人留眼泪、但是老公说起来都很爱自己、努力工作,钱都给老婆、还特别孝顺老婆的父母,对老婆的亲盆好友也是比对自己的亲朋好友都上心。
后来知道了、这两男的都不善于和他人的情感链接,他们很多时候都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处是他们大脑放松的方式。他们平常很难观察到你的喜怒哀乐和情绪变化。
但是这也没毛病不是?
插句题外话、闺蜜的老公是国外某投行老大,具体不说了,但是也不是那么厉害、因为这个投行有51%的中资背景。他们在工作中的出色来自于对专业的狂热追求和不怯场,任何时候见到任何人侃侃而谈、没有shy这种
出来混,都是要还的、你以为找个一心一意对自己好的老公还有钞票能力是好命吧
命运背后都写着代价
不知道能不能用矛盾论来解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助转化,主要矛盾没有了,次要矛盾就转化为主要矛盾了。